_看到“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几个字,首先想到的是一部同名的电影,再就是想到了年纪轻轻就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的少年将军霍去病。这标题似乎和我,和我身边的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这标题倒是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诗若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有几件事,诗若的亲身经历,现在想来倒颇有几分英雄壮举。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一阵激烈的响声将诗若从睡梦中惊醒。不满七岁的诗若,在黑暗中悄悄的下了床,她惦着光着的脚丫,顺着声音向亮着灯的母亲的房间走去。
因为没穿袜子,诗若小心的看着脚下,低着头,走到门口,她轻轻的推开虚掩着的门,然后一抬头……
诗若看到了极为恐惧的一幕,从此后这辈子诗若再也没见过的最为恐怖的一幕,而且,那一幕在明亮的刺眼的灯光下更加清晰的永远的映在了诗若的脑海里……
虽然眼见为实,可是诗若还是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母亲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双膝下跪在床上,双手被捆绑在身后,嘴里塞着毛巾。父亲背对着自己正一只手按着母亲的头叱责着她,另一只手里抓着个皮带狠狠地抽打着母亲,父亲刻意控制着音量,这让诗若感觉,父亲的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凶恶。
而奶奶,正坐在一进门左侧墙边的一张靠背椅上,她双手抱着自己的凤头拐杖,一边用力的击打着地面,一边在旁火上浇油的辱骂母亲。
此时的奶奶,完全没了往日慈爱如菩萨般的笑容,虽然看见的只是奶奶的侧脸,但那张开的缺了牙齿的大嘴和因为恼怒而拧成一团的皱纹让奶奶的面容变得狰狞恐怖如同狼外婆。
屋子里的三个人都没有注意到,诗若已经站在门口片刻。诗若瞪大了眼睛仔细确认她所看到的一切,她怎忍心母亲受到这样的鞭打?她无法相信,一向温柔体贴,对自己说话都轻声细语的父亲,此时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她也无法相信,身患残疾的奶奶也有这么狠毒的一面。
诗若觉得自己的脑袋“轰”的一下,似乎要咋开了,她开始呼吸急促,她似乎要窒息,她下意识的一只手扶住还半掩着的门,一只手紧紧的抓住前胸,她大张了嘴,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了一声痛彻心扉、撕人碎裂的尖叫,那声尖叫冲破屋顶,响彻云霄,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诗若崩溃了,她惊慌失措,她转身夺门而逃。
外面天寒地冻,白雪茫茫。诗若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穿过几道门,如何穿过院子冲到了外面,她已经完全没了意识。
一个女孩穿着单薄的睡衣,光着脚丫,一边竭斯底里的疯狂的哭喊,一边在冰天雪地里狂奔。
雪地路滑,诗若一次次的摔倒,一次次的爬起,然后继续狂奔。六岁的诗若只有一个想法——跳进荷花池。
诗若记得爸爸跟她说过,她是藕塘里的荷花变的,以后她还会再变回藕,然后长成荷花,当父亲把荷花捧在手心里就变成了诗若。
诗若就这么跑着跑着,跑到了荷花池,可是荷花池结了冰。诗若无法跳进荷花池,于是改了方向漫无目的的继续跑,她稀里糊涂的就跑到了打靶场。
部队的打靶场里有一座打靶山,诗若连滚带爬顾不得脚下已经血肉模糊奔上了上顶,诗若到了山顶便无路可去,她在山顶上来来回回的转着,沙哑的哭喊着,不知道该身去何处。
此时寂静的大院早已被诗若恐惧的呐喊惊醒,大院里的叔叔和阿姨们借着被白雪染亮的大地和诗若的父亲一起在着急的在找寻着诗若。
诗若听到了隔壁阿姨心痛的声音哭喊着她的名字,她一转身,脚下一滑便滚下了山……
诗若被送到医院。她开始高烧,一直烧到四十二度也不肯退烧,更不肯醒来。诗若的父亲不吃也不睡,连续几天几夜的握着诗若的手不肯放开,只是默默的流泪。
奶奶也被接到医院一直拿着拐杖坐在诗若的病床前不肯离去。
医生说,连续几天四十二度的高烧怕是赢弱多病的诗若无法承受,希望家人做好最坏的打算。诗若的父亲几乎绝望。
一个星期后,当太阳升起,白雪开始融化的时候,诗若醒来了。她面无表情睁大眼睛呆呆的看着屋子里的每个人。
从醒来的那天起,诗若有两三年都没办法开口说话。
从醒来的那天起,噩梦夜夜纠缠着诗若长达十几年,诗若会在每个夜里,在她摔下山的同一时间点做噩梦,然后在尖叫中惊醒。
父亲尽可能的陪伴着诗若,甚至尽可能的抱着她,尽可能的做任何事都将诗若带在身边,尽可能的和诗若形影不离。
诗若不知道,父亲已经失去了爱情,父亲不能再失去诗若。
原本少言寡语的父亲每天一遍又一遍的柔声细语的跟诗若解释那晚上的事,一遍又一遍的请求诗若的宽恕和理解,这样持续了好多好多天。起初,诗若一直都是面无表情的看着父亲。
那时的诗若,并不知道处处都喜欢为难自己的母亲并非自己的生母。
养母和父亲是五十年代后期的包办婚姻,感情并不和谐。诗若的父亲后来被单位委派到上海进修,于是认识了诗若的生母。情投意合的俩人一见钟情,并有了诗若,可是诗若的生母却因为难产而死去。悲痛欲绝的父亲决心一个人带着诗若生活下去。
父亲带着诗若回到家乡的时候,诗若的养母找到父亲,养母说,她愿意为父亲抚养诗若,只要父亲能继续回到她的身边。
父亲考虑到自己东奔西跑的工作性质,为了能给女儿更多的温暖,便答应了养母。
但是诗若的父亲难忘旧情,并没有因为养母抚养诗若而改变对她的淡漠。
养母原本就记恨父亲的背叛,自己的宽容和付出并没有换来父亲真挚的爱恋,养母的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怒,于是,诗若便成了 养母的出气筒。养母经常趁父亲不在家的日子辱骂和殴打诗若。
为了女儿能少受点委屈,父亲从千里迢迢的边塞接回了自己的老母亲,想着有自己的母亲在家坐镇,妻子或许会收敛对女儿的暴虐态度。
诗若的奶奶童年因为小儿麻痹症,六岁的时候就残疾,但是她却很辛运的遇到了爷爷,不但成为大户人家的媳妇,而且一辈子被爷爷宠溺,所以奶奶是个信奉爱情、脾气也颇为倔强的人。奶奶很心痛父亲的遭遇,对诗若更是疼爱有佳。
但是,养母并没有因为奶奶的到来而收敛自己的行为,相反,养母对于被自己照顾的残疾的奶奶庇护诗若更加气氛。她觉得自己又要养诗若,又要伺候残疾的奶奶已经付出太多,而奶奶的行为分明是不知好歹。所以,对诗若的辱骂和殴打变本加厉,同时,她经常将奶奶的换洗衣服仍在一边置之不理,或者几天都不给奶奶洗碗,让奶奶用脏碗吃饭。
奶奶只有一条健康的腿,奶奶每走一步都要拄着拐杖,奶奶无法自己打理生活。性格倔强的奶奶被恼怒了,所以,父亲回来的时候,奶奶一定要父亲好好教训养母。
可是父亲是个书生,不忍心,拒绝了。这样奶奶就更不愿意了,说如果父亲不好好教训教训养母为自己出口气,为诗若出口气,奶奶就不打算活下去了。
父亲无法再违抗奶奶的坚持,于是就出现了半夜暴打养母的那一幕。
诗若那时并不知道养母不是生母。虽然感觉养母不喜欢自己,但是在诗若的心里,养母就是自己唯一的亲身母亲,她似乎没有在意过养母对自己的态度。她以为所有的母亲都是这么对待女儿的,她以为那是养母对自己要求比较严而已。
所以,她无法接受自己的父亲如此对待母亲,她无法承受自己看到的一幕。
被诗若看到那一幕,父亲很后悔,但是父亲又怎么能在诗若那样的年纪告诉她真相呢。父亲道歉,父亲也保证再也不会那样的对待母亲。
现在,回想往事,我怎么觉得衣衫单薄赤着脚在雪地上狂奔的诗若简直就是英雄壮举。诗若赤脚在冰天雪地奔跑,就好像江姐在受酷刑,她小小年纪怎么忍受?还有,她如何是从那么大的伤害中走出来的?
诗若高中毕业那年,为了反抗养母拒绝给考上大学的诗若支付学费。开学的时候,诗若离家出走了。她决定去上海看看那个录取她的学校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是诗若身无分文,怎么办?于是,个子才一米五,体重才三十二公斤的诗若爬上了火车……
还听说,诗若在学校住了起来。那时候电话还没这么方便,找个离家出走的人可是不太容易。诗若的父亲是从诗若的日记里猜到诗若可能去了上海的学校,于是将她从学校接了回来。
诗若一直是我们大院里备受关注的传奇的女孩,她的出身,她的遭遇,她瘦弱的身体里坚强的灵魂,以及被她的养母虐待了十几年的身心,依然不失善良的本性让我一直对她充满了好奇。
童年诗若的遭遇让人唏嘘,让人心痛,但也让我惊异小小的灵魂原来可以那样的一层不染,即便是对于虐待她的养母也不忍心被伤害。
我也钦佩她的宽容,她原谅了父亲,原谅了奶奶,她甚至从没有记恨过养母对她所做的一切。她终究还是从那次事故中走了出来,她也原谅了自己不再自闭。
诗若的离家出走也让我羡慕,我羡慕她的勇气和刚毅,羡慕她一边宽容的接受养母对她的身心摧残,一边从没放弃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尽管这种努力可能是徒劳无功。
我想,要论英雄出少年,小小诗若便是一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