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时义30


其二十九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有言:《易》曰:“乾,万物资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曰:“坤,万物资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乾坤之道,进动而无休止,厚积而无休止,其资始资生者,累积之功也。故曰自强不息者,其意在不息,生生不息,健行不止;所以厚德载物者,其成在厚,不厚积薄发不可以载物。

君子法乾坤之道,行至诚无息之功,所以久远,博厚,文明因之始,家国天下以之兴。君子至诚以行,累积弥久,则博厚高明自然而然者也,此正是“明明德、自新、止于至善”的过程和结果。

所以说致曲而诚也是中庸之道的方法之一。专注而持久的做一件事,一以恒,则恒以一也,虽不至,亦不远矣。天下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宇宙天地,人事万物,贵诚,贵恒,贵一,诚则天下信,信则天下一,一则天下定,万物资始资生矣。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诚与非诚呢?无非就是言、行、时间三个要点。言即信息的表达,可以用言语传递,可以用行动传递,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可以依时间顺序展开,总之会传递给你言者之意,甚至言者不言之言外之意。行动即信息的外在具体表现,是精神活动必须落实于内外部世界的结果。言与行,最终会以一个循环周期进行评估,此行与此言是否对应,是否正确,对应得上就是知行合一,对应不上就是虚妄荒诞。时间是验证符合还是虚妄的必要条件,实践是验证善恶、是非、损益、进退、死生的充分条件。而且,即使简单的事物,也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累积和充分的实践活动,才能够知道知与行符合的过程与程度。所以,时间和实践的累积既是积累的过程,也是变化的过程,更是验证的过程。以至诚行,无所不利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