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死磕”
死磕到底,死磕精神,死磕侠。互联网的发达,孕育了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死磕”现在出现的频率颇高。
那么,什么是“死磕”? 这个词源自北京话,用于表达和某人某事作对的意思。在网上看到看到一则“死磕”的解释,特别有意思
“死磕”就是死不罢休,就是坚信自己的鸡蛋比别人的石头硬,日复一日,磕到蛋尽粮决为止。最有趣的是有的人的蛋真的比石头硬,于是奇迹出现了。
那么“死磕”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努力、要勤奋,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而且天道酬勤。现在市面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书籍开始主张世界上没有天才,通过一万小时的练习就可以成为所谓的“天才”。
可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我妈从我小时候就做菜,每天都做,到现在也接近三十年了,别说当专业厨师了,就连基本的“好吃”也常常达不到,切的菜也是常常大小相去甚远(⊙﹏⊙)
排除少部分聪明绝顶的人,和极少部分先天有智商缺陷的特例,其实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都是非常接近的。那么是什么造就了智力水平相近的人之间对于某项技能掌握程度的天壤之别呢?
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试着用各种方法去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果,买各种课程,看各种高手的书和博客,不过收效却显然不如预期。最近听罗辑思维时,偶然听到老罗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
对于刻意练习,在维基百科上可以找到一大段定义,在互联网上也有各种解释,简单地说,就是不盲目的练习,这种练习通常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不会止步于单纯练习基本功,在练习的过程中,练习者通常会不断地经历“犯错——修正——再犯错——再修正”这个不太“舒适”的过程。
在继续说刻意练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在图中,最中间的是“舒适区”,最外层的是“恐慌区”,位于中间的是“学习区”。当我们尝试学习一项技能时,我们可以用这三种区来评价这项技能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
- 当处于“舒适区”时,对于我们来说,此时的学习难度很低或者是我们平时已经习以为常的事务。
- 当处于“恐慌区”时,对于我们来说,此时学习的技能或者知识已经严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会引发严重的不适,比如,如果让我现在直接去学习一下黑格尔的哲学,那我一定除了满脸懵逼之外不会有第二个表情;
- 那么,当我们的学习处于“学习区”,对于我们这种不适感不如恐慌区那么强烈,但是想要学会这些技能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此时,也正是学习最高效的,获得回报最多的时候。
那么对于刻意练习,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保证只在“学习区”学习。
第二,重复练习
是的,重复练习,当然这里指的不是做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当我们确保自己处于“学习区”之后,将那个另我们感觉到不太舒服的技能分级别为一些同样让我们感觉到不太舒服的小区块,分别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直到我们对于这些小区块掌握到非常“舒适”为止。
这方面在体育训练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我们常看到美国NBA的运动员一天中,会进行力量训练,脚步训练,甚至还有运动员花了很多时间练习拳击,却很少看到一天下来都是分组对抗,以赛代练,但是NBA确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
第三, 获得反馈
回到篮球训练的例子上来,即使一个运动员对自己掌握不熟练的技能持续进行分组训练,但是如果一直以一个错的不能再错的动作持续练习投篮,那么除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之外,并不会真的带来多少提高。
所以,当我们针对一项技能进行分块的刻意练习时,获得及时的、有意义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在学校里,那么恭喜你,你有老师可以请教;如果你已经工作,那么可以试着在公司中找到一两个"Mentor",对于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出,如果实在找不到Mentor,那么,我们还可以日三省吾身嘛,况且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利用网络手段从一些高手那里获得一些反馈也是好的。
第四,集中精神
除了极少数的天才外,普通人每天可以进行“刻意练习”的时间一般最多只有4-5个小时,所以你别期望整天的上班过程中都在刻意练习,理想是美好的,不过我们的大脑没这本事呀/(ㄒoㄒ)/~~
所以,其实“刻意练习”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一天中精神状态最好,外界打扰最少的时段进行。
第五,享受“不舒适”
既然是在“学习区”中进行的练习,那么我们一定会感到不舒服,总有磕磕碰碰的感觉,毕竟寓教于乐并不能真的让你学会多少东西,习惯它,享受它,把它从不舒适变成“舒适”,然后继续“找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