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全媒体广告监测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整体广告市场投放总量呈下降态势,同比降幅达25.5%。1月份广告投放相比2019年降幅有所放缓。1月底,疫情席卷全国,消费陷入“寒冬”,广告行业不确定性增加,避险成了广告主的稳妥策略,广告投放渠道资源量也下滑明显,2、3月份广告投放总量出现意料之中的断层式下降。对于以往开年定基调的惯例来说,着实是一场空前挑战。目前来看,广告投放市场正随着复工复产的节奏,迎来政策支持、产业利好的积极变化。
—
各行业广告投放走势:电信行业实现逆势增长
全行业范围内,饮料、食品、药品及健康产品三大行业大类继续领跑广告投放榜,其中饮料-公司/集团、烹煮食物、健身/健康设备分别为各自排名首位的行业小类,这与全民居家抗疫下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的消费行为不无关系;在各行业广告投放总量紧缩的情况下,电信行业实现逆势增长,涨幅达到24.2%,增长最快的品类为以中国电信IPTV等业务为主的固定电话服务,增幅为384.6%。
分媒体广告选择偏好:电视收视场景是投放主流
2020年初,电视广告的三大行业支柱依然是饮料、食品和药品及健康产品,三者广告投放花费基本持平,与其他行业拉开明显差距;电台媒体的三大支柱行业是零售服务、电信和药品及健康产品行业;电信行业占据手机APP广告花费的主要来源。
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成为最受广告主欢迎节目类型
尽管疫情期间改变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触媒和消费习惯,电视收视场景成为居家抗疫的主要触媒方式,但全国各级电视媒体广告花费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同比减少,其中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花费同比减少16.4%,广告时长则同比增长了0.1%。2020年第一季度最吸金的三类节目为综艺真人秀、电视剧其他和动画片;综艺娱乐类节目中广告投放花费大,广告时长少,广告吸金能力仍具优势。
电台:四类电台投放广告花费和时长均呈下降趋势
全国各类电台媒体广告花费在第一季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同比减少,降幅均达到30%以上。在广告时长上,全国各类电台媒体也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降幅最小的是新闻类。抗疫以来,全国各地各级新闻类广播频率普遍加大了新闻信息栏目的时长,新闻类广播频率承担着重要的“信使”功能。
手机APP:新闻类、视频类占据半数之多
随着消费者对于密切关注新闻动态与居家娱乐需求的提高,新闻类、视频类APP成为手机APP媒体投放的两大类型,其中以腾讯新闻、澎湃新闻为代表的新闻类APP占比高达44%,其次是视频类APP,如优酷视频APP、爱奇艺APP等,占比14%。
TOP10 广告主:均来自快消品与药品及健康产品行业
2020年第一季度投放前十位的广告主均来自快消品与药品及健康产品行业,TOP10广告主投放总量占整个广告市场的15%。在药品行业整体广告投放下滑的背景下,西安阿房宫药业有限公司在各级电视台的广告投放均有所增加,新增了在央视的投放,成为广告市场投放排名第一位的广告主,同比增幅为146%。
疫情让部分消费领域陷入低迷,也催化了一系列新兴消费需求的产生。时下,各行各业正洗牌加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观念也发生着改变,广告主如何精准发力品牌广告营销,在市场恢复期抢占先机,提高广告效果与销售转化,值得我们保持关注。相信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探索正向消费激励政策的引领下,消费市场不久便会释放,广告市场重获“百花齐放”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