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帖文《别催了!孩子都快失去自我了》火了,文中所探讨的孩子磨蹭问题与我当前思索的育儿问题不谋而合,感触颇多。一些网友的留言更是逗哏:“这期话题get到我的G点”“什么都催,我很崩溃”“才2点40分,硬说成已经3点了”“同一个地球,同一款妈妈”。哈哈,说最后这句话的童鞋太油菜啦,让刚喝了一口水的我差点笑喷荧屏。如同《妈妈之歌》所唱,我们总是操之过急地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并且为此喋喋不休。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节奏的快与慢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什么是快,什么是慢,似乎从来不是一个客观题。每个孩子降临人世之初,对于快与慢其实是没有概念的,一切认知都源自家长主观的界定。同样普遍的是,家长希冀的快与孩子现实的慢,仿佛一对天然的矛盾,大人的急和孩子的慢没少火花四溅,令人头疼不已。不过,孩子的慢节奏谁人懂呢?
孩子为什么总是慢腾腾?每天清晨,本该是心情愉悦的开篇。然而,日复一日、每次一天的战争才刚开幕。先是叫孩子起床,叫完第1遍,孩子翻身继续呼呼大睡,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声,叫第3遍才懒洋洋地挣扎着起床。接着催孩子穿衣,催完第1遍,孩子换下睡衣、穿上秋衣,催第2遍才套上毛衣外裤,催第3遍才下地穿鞋。接着催洗漱,然后催吃早餐,催上学……放学后又催写作业、吃饭、洗漱、睡觉……肿么样?孩子们拖拉磨蹭的“日常”是不是都很邻家?都很眼熟?都惊人的相似?特别是写作业那一项,各种萌慢完全惹不起,几乎把家长逼得不是发飙就是发疯。不管我们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也好,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也罢,孩子们总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颇有“大将风范”。
家长为什么总是急匆匆?为了给孩子打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家长们总是风急火燎:孩子的生命刚被孕育,音乐胎教就随之而来;孩子刚学会说几个字,就被大人们张罗着认字背诗;孩子才上小学甚至还在幼儿园,就被大人们推着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即使孩子本身没有多少兴趣,也挖空心思要给孩子培养点兴趣出来,并“美其名曰”:磨练意志、锻炼毅力、开发潜质。给孩子报班有一种“剧场效应”:本来大家都坐着看戏。中途,有一个人为了看得更清楚,便站起来看。结果后面的人被挡住了,便一个个跟着站起来。最后,几乎全场的人都站着看戏,吃苦费力,却得到了更差的观赏体验。尽管如此,大家却难以自拔。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家长还容易产生失控感,进而催促、焦虑甚至狂躁。
孩子为什么老是那么慢?大人和孩子的生理机能、心智状态、作息规律等本就不同,生理节奏、心理节奏、生活节奏自然难以同频。如果顺其自然,随着孩子生理、心智的成熟,节奏提速也会很自然。然而很多孩子之所以患上拖延症,其实应该给家长“记上一功”。因为孩子只要做事一慢,家长们往往忍不住去一催再催,而恰恰是这种长时间的唠叨,使孩子形成了依赖性和免疫力:不被催还不习惯了,但真被催也起不了啥作用。这就像抗生素用多了,病毒也会变异自卫、产生抗体一样,唠叨多了也会失效。而当这种防催免疫力的阈值提高了,孩子往往会一再试探家长的极限,不到父母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之际,一般不会屈服于家长的淫威,全当作耳旁风。譬如:当妈妈催第1遍的时候,孩子一点儿都不在乎,因为知道妈妈只是打个预防针,继续安心看电视。催第2遍时,孩子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催第3遍时,孩子知道妈妈真的发火了,再不睡觉将很糟糕,这时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把电视关掉。长此以往,孩子们做事的标准,往往不在于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更加关注家长有没有催、催得厉不厉害。
家长为什么总爱那么快?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许多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甫一出生,就被拉进了快马加鞭的快车道,生怕一步慢、步步慢。然鹅,孩子明明是蜗牛,家长非要站在后面举着鞭子,把孩子当成骏马去抽,这种画风的画面感,是不是很让我们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另一方面,我们家长不希望孩子占用太多时间。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都挺快,家长背负的各种压力也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慢下来。seven妈妈就说:“养孩子不是赶孩子,我发现我太想让孩子遵守我的规则,这要可以给我节省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其实我们小的时候,也是一只蜗牛,为什么当我们长大了,就选择性遗忘了呢?不满意孩子的节奏,便逼着孩子迎合和满足我们的节奏,我们难道不是太自私了么?
说来说去,究竟怎么慢下来?孩子拖拉的问题怎么破?“CC家的小猴纸”“梦舞团”和布丁小镇的家人们,都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总的来说,不提倡“快养”,要学会“慢养”,要放慢节奏,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成为他自己,当好自己的主人。
别总是催促孩子。耐心,在养育孩子中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品质。我们做家长的,平时不要总催孩子“快点”,或者指责“你怎么这么磨蹭”,恰恰相反,家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坦然接纳孩子的慢速度(只要不是龟速就好),不能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
别刻意提前教学。不知是哪位大神创造了“赢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令无数家长如坐针毡、焦虑不安。其实,过早地给孩子灌输超龄知识,让他赢在起跑线上,并不等于能笑到最后,甚至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畏难厌学的问题。
别包办孩子的事。父母不能包办一切,更不能包办一生。我们要学会给孩子一些试错的机会,而不是总抢在孩子面前,做挡箭牌,当预防针,让本该孩子自己面对的许多事情,都成为一眼就能看穿结局的经验。孩子吃得慢,不要追着喂;孩子穿得慢,不要帮着穿;孩子做事慢,更不要越俎代庖帮他完成,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探索,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会技能、体验乐趣。“当孩子发现,自己要去承担这些(后果)的时候,他的自我功能也就回到了自己身上。”这样或许会让孩子先吃点亏,但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和陪伴,才是真正在为孩子将来的自立自强着想。通过从小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速度才能在一遍遍实践慢慢提上去。否则总是代办,孩子如何成长?
别打压自主成长。每一天的生活,充满了选择。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上什么兴趣班、交什么朋友,只要孩子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或向我们求助,家长就不要替孩子做选择、甚至做决定。自主成长自我管理是孩子自我发掘自我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孩子犯了错,家长也别急着向他灌输正确做法,留些时间给孩子,让他自己学会反省、观察、思考和比较,自悟自省比强制的灌输重要得多。
妞妞妈妈还支了一个小妙招:“我制定了‘考核’指标:比如20分钟内吃完饭或早睡早起奖励小贴花,一周积累几个小贴花后可以满足一个小要求(去哪玩或吃好吃的)。每次做到了一起画贴花时,孩子很有成就感,原本慢吞吞的节奏也加快了。”是的,让孩子明白目标和标准,及时鼓励和奖励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孩子的进步也是很快的。
法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抢跑可能会用力过猛,慢跑或许才耐力持久。急功近利地催孩子这快那快,不给或少给孩子自我探索和自由体验的机会,这样的“快养”只会适得其反,甚至扼杀孩子天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变得易烦躁、耐性差,直至逆返成性。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规律,我们不能预测孩子未来到底会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更不能替他们做人生的决定。我们应调整心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不急于求成追求孩子在某个阶段的成绩,不以当下的表现来评判他们的一生。总之,正确引导、对症下药,比催促和责备更有效。孩子的磨蹭,如果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字,设定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到底有多长。如果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小脑袋瓜里有个规划,到家后先不急于写作业,而是把吃饭、喝水、尝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再开始专注于写作业,效果往往不错。几段结语,或许称不上是收笔的反思。但在育儿的路上,我们家长都是学生,我们都应当若即若离不紧不慢地循着孩子成长的足迹,跟着他们一起看世界、共成长。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任何事物发生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儿。正如龙应台女士在《孩子,你慢慢来》里描述的那样:“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种充满慈爱的等待,最能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也最能唤醒孩子本有的能力。
从知道到做到,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道理懂了,方法有了,关键就看我们怎么做了。慢慢教导是一种圆满的修养,慢慢成长是一种美丽的体验。慢慢育儿莫捉急,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明天,一起努力,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