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一颗伟大的心灵 | 《道德经》学习笔记(一)

学《道德经》,是通过这部书来接触一颗伟大的心灵,而不仅仅停留在哲学思考上。

如果仅仅停留在哲学思考上,那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器”了——一个人永远都是活泼的、变化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以接触那个心灵为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谈道和探索

道,有2种。

一种可言的规律,比如改邑不改井、牛顿定律这类的民俗和规律,弊端是有适用的条件,超出边界就不再发挥作用;另一种是恒道,无可言说,只可不断的洁净精微的探索。

无和有

无:世间万物,各安其所,是一种最天然的状态;有:对事物有所标记,这个事物就生动立体起来,如一划开天气的伏羲,用阴爻和阳爻来标记事物,事物才有了生气和发端。

另一种解读是有无是天地万物的开始和孕育之母,是最基础的两元。

妙缴和观的修炼

妙,细纱也,洁净精微般的精微;缴,明显处,突出处,暗指边界。一统领一显现处,如事情背后的原理和事情的本身。

观,除了妙缴的方向的确认外,还需欲字下的恒心,才能有所洞察。如同朱熹先生观书有感里面所说的: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水多了,大船就不会像往日很难推那样,很轻松的就可以移动了,需要多恒心修炼。

同出与众妙

妙缴是无有的外显,说的是具体的一个事物的两端。事物的不同,妙缴,有无都不同,非常深远奥妙,是一种提升境界的法门。

道并行而不悖,中立辩证的看待事物。

说明:本文为阎耀永老师学生的学习心得,欢迎留言交流。

精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