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调脾的智慧
1.脾胃不好有什么表现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瘘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1)脾实病的人有什么表现:大腹便便,肠鸣,腹泻等
如果患有脾实病(脾出现实证)的人,会出现以下这些症状:
第一,肚子一定是大腹便便的样子。
第二,会出现肠鸣的现象
第三,出现腹泻的症状。有的人甚至吃进去的东西完全无法消化——吃进去什么,有原封不动地排出来什么。
吃完东西之后拉出来的是食糜的才是虚证;完谷不化,是实寒证。
(2)脾虚病的人有什么表现:总觉得饿,身体沉重,懒得动等
脾的阳气不足,就容易寒中。
还有的人呢,他们的脾不能够把消化好的东西吸收进来,所以他们总是在吃东西,但总觉得饿。因为他们吃进去的东西被全部排了出来,体内没有吸收。
2.治疗脾病有什么名方
(1)“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如果要用针灸来治脾病,调足三里穴就可以了。
饮食调理:脾德在缓,就是说脾最好处于一种从容不迫、慢慢吸收的状态,以甘补之,就是要用甜味儿的东西来补脾,以适合脾慢慢悠悠的状态。
辛泻之,用什么来把脾推动起来呢?这时候就需要用辛味儿的药去泻它了。所以很多人说自己一吃辣的东西就拉肚子,甚至有的人吃韭菜还会拉肚子,这都是在泻脾。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就是说脾特别容易吸收一些水湿、痰饮的东西,而且会使身体里面变得很潮湿。这时候就要吃点儿苦的东西来燥湿——苦的东西就像活性炭、干抹布、纸巾一样,可以吸收脾里的湿。
(2)小泻脾汤(四逆汤):专泻脾内阴寒、污浊的水湿、痰饮
如果患者在服用过药之后,出现睡不着觉、上火、起口疮或者腹泻的症状,那说明辩证是对的,但用量却不对(量大了)
治病的时候,不仅要分清患者得的是什么病,而且还要把握好药的用量。
这一类患者,他们的肚子一般都比较大,而且肚子特别阴寒,膝盖也特别凉,吃什么东西都会长肉,“喝口水都会长肉”
炮附子一枚,干姜、炙甘草三两,用三升水来煮这三味药。直到煮得最后只剩下一升水的时候,一次性喝下去就可以了。
(3)大泻脾汤:专治肚子胀、排便困难、反呕
在小泻脾汤的基础上加入一些通便的药——大黄、黄芩、枳实,来帮助患者通便。
(4)小补脾汤:专治吃了东西不消、不化、腿肚子转筋等
小补脾汤是用来治疗肌肉萎缩,身体无力,身子发沉,吃了东西不消、不化,吃了就吐,或者吃后也排便了,但仍感觉到饿,还有经常腿肚子转筋。
君药是党参,臣药是炙甘草,佐药是干姜。使药是白术。
(5)理中丸:专门补脾
附子理中丸是泻脾的,理中丸是补脾的。
(6)大补脾汤:专治身体虚到了一定程度的症状
在小补脾汤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补肺气的药——麦冬、五味子、旋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