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钟我刚吃饭,同事已经吃完饭散步回来。
同事问“你怎么那么晚才吃饭?”
我一边喝着鸡汤一边回复“晚上特别想喝汤,所以去买菜回来煲好就到这个点了。”
“还是你幸福,自己想吃啥买啥做啥。不像我天天吃我婆婆做那些菜,烦都烦死了。”同事抱怨到。
6:00下班,大家都住附近。如果不买菜的话,到家也就是6:30。如果家里有人做饭的话,回到家刚好可以洗手吃饭。像我没人做饭,要么我在外面吃,要么叫外卖。今年基本上都是这么吃的,实在是吃腻了外面的东西。而且今天特别想喝鸡汤,于是下班了就直奔超市。
我买好菜到家也差不多7点了,还要准备一下食材,洗一下锅,7点开始煲汤。煲汤是最费时间的,但是美食是值得等待的。我今天做的是山药胡萝卜老母鸡汤,熬了一个小时确实很美味。在等的过程中吃了点水果垫了一下肚子,所以并不是很饿。
我一直很羡慕那种下班回到家不用做饭,还有饭吃的人。且不论好不好吃,一个老人背井离乡帮你接送孩子,做好饭等你们下班回来吃,我觉得不管怎么样都不应该嫌弃。做的好吃就多吃一点,不好吃就少吃一点。毕竟大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喜好都不一样,能成为一家人都是一种缘分。
不管是什么样的季节天气里做一顿饭其实都很累的。要去买菜还要选择食材,一般老人家都喜欢买新鲜的,所以都会选择一大早去菜市场选购新鲜的菜。要是在大夏天里做饭,那真的是辛苦大汗淋漓的样子自己做一顿就知道了。
同事抱怨她婆婆做来做去就那几个菜,吃了几年早就没味儿了。其实我很想说,你要是觉得人家做的不好吃,那么那就让老人别做了,你自己下班回来再做。让你天天这么做,我看你累不累,看你怎么搭配菜式,让你天天做饭我看你烦不烦。
平时我们自个下馆子看着那一大串的菜单,自己有时候都有选择困难症,何况天天做饭的人呢?老人家做饭本来就比较简单,如果年轻人想吃好一点的,那自己回来再加个菜就行了,没必要吃完之后再嫌三嫌四。好好珍惜那个为你做菜的人,不管他是谁,愿意洗手做羹汤的人,已经把生活的气息带进了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