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

很多人都曾经看过书,而这个事从幼儿园识字开始直到人生结束。上学期间的书大部分简称课本,它们大多并非是我们喜欢的书。大多数的时候,它们只是要考试的范围。而客观上,它又开启了一个新的阅读世界。

小学时期:认识没多少字,也没有多好的理解能力,看一些简单的寓言童话历史及小故事等。那时的理解是"想当然" ,没什么逻辑可言,放到现在绝对是一些细思极恐的事情。

初中时期:学习科目增多,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等。接触的范围变大,想了解的东西就多。初三时一俩好友特别喜欢篮球,经常鼓动我一起买杂志看,但是我兴趣不大。

高中时期:高一的时候 ,班里有俩人写小说,其中一个在我们宿舍(现在依然有点联系),当时也多少受他们的影响。当时家里刚有电脑,我也刚有手机,经常下载电子书,而且学校的图书馆也挺大,也经常借书。当时流行的小说以盗墓类修仙类居多,但我不感兴趣。还有郭敬明和韩寒的书,也只是简单的看过几篇文章,也没有太多印象。大多数时候看一些人物传记,还有历史小说、地理书刊、哲学心理学等。(现在能回想起来的有《茶花女》、《山楂树之恋》、《 东汉演义 》、《洛丽塔 》、《明朝那些事儿》《十日谈》、《丑陋的中国人》、《水里的圣经》,还有很多记不起名字的书。)还会经常去教室外的阅报栏观看一下,有没有更新,有没有什么好的文章。大概从那时起,偶尔还会计划买纸质书。

大学时期:大学的图书馆更大,而且借书可以借更长的时间。从那时候开始,智能手机开始普及,pdf书籍也可以在手机端方便的查看了。还有各种网盘,可以方便的保存书籍。(当时将不少书籍都下载到电脑上,大抵只是看了一部分,包括现在仍然在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是个不小的遗憾。)看书慢慢以作家为批次,大致有三毛、张小娴、冯唐、川瑞康成、杰克伦敦、海子、顾城、莫泊桑、林语堂等(同样还有一些想不起名字的作家) 。三毛和川瑞康成的书给我印象挺深 ,文字中透着简单美好闲适自由的生活风。(那时候感觉文不错的作家都不是大陆的,后来发现是自己孤陋寡闻了。)当时网络跟帖也比较流行,也会看一些帖子博客娱乐一下。

现阶段:由于工作生活压力,需要看职业相关类的书籍来充电。同时还要不忘兴趣爱好,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关注自己喜欢的作者。至少一个星期会看一次简书,看一下更新及收藏的文。

看书不仅仅是看书,思考和学习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时候看到一则新闻,一则评论、甚至歌词,也会不由得去收藏。而同样的文,不同的时间和心情,也会看出不一样的感觉。同样的,也会遇到不同的观点,借此成长成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引入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有点好笑:“这还用问,看书就是把书看了一遍呗..” 没错,我们从小到大就是...
    夏大王2019阅读 336评论 0 3
  • 我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有买过除了教辅书之外的任何书籍,现在回看这件事,绝对是我在 19 岁之前很大的损失。至于原因,...
    凉花城阅读 1,016评论 0 1
  • 人这辈子,会有很多爱好。 我也有很多爱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爱好还在不断改变。譬如我以前爱下棋,爱打台球,爱跳...
    大大大飞飞侠阅读 795评论 2 0
  • 这是一次微信群里关于亲子阅读的分享,以下是热心朋友根据当晚语音直接转换成文字整理的。随口聊天,难免错误与疏漏,请多...
    漫饮阅读 6,161评论 0 6
  • 曾几何时,博客兴起。近年来,微博大热。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五光十色的世界,回想我一直沉浸在扣扣动态和微信朋友...
    久点杂谈阅读 1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