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住久的人都会时不时地梦想一下诗和远方。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住腻的地方去别人住腻的地方,但刨去个人感情因素,不同的地方终究有好有坏,托斯卡纳应该是很多人的理想家园。
清晨,我被农庄的鸟儿唤醒。整个大院阒无一人,唯有草地上的自动灌溉系统的洒水声,远处有几只羊在吃草,天边的一轮红日正在慢慢升起,把我们石头房子照得红彤彤的,游泳池的一池碧水比昨天好看得多,红花绿树村外合,远山近水皆是情。
早餐很丰盛,虽然我们还要在皮恩扎住一天,无奈这里早满房了,只得换去皮恩扎城里住。依依不舍退了房,先开车去锡耶纳看一看。
特地挑选乡村公路走,希望沿途邂逅更多的惊喜。从繁华似锦的小路上向前开,却喜忧参半,GPS把我们引向一个山头,路巅跛而崎岖,似乎进入了深山老林里,心里难免紧张,但愿不要遭遇不明情况。万一车出状况,完全是荒郊野岭的风险。好在不久见到了漂亮的葡萄园和很有些年头的酒庄,心中的担忧才消解。从山顶往下看,满是托斯卡纳的起伏农田,让人打心底里喜欢。
锡耶纳己近在眼前,平时开车都嫌慢,但此时却在心里想着不要这么快结束,山花烂漫有时尽,满眼风光看不够。
在城外停好车,我们跨入了锡耶纳的老城门。城门口照例有ZTL(外来车辆禁行)的标志,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向前延伸,路边一栋栋老宅子满是历史的气息,大部分的门口和阳台都有鲜花点缀,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格外迷人。
初闻锡耶纳,是听蒋勋在喜玛拉雅上有关西方美术的音频,蒋勋介绍佛罗伦萨时提到,锡耶纳在从黑暗的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年的锡耶纳与佛罗伦萨,在政治上一直很对立,并经常爆发战争,但共同的文化滋养使得两个城邦国家都涌现出了很多牛人,共同成为文艺复兴的推动力量。后来锡耶纳被佛罗伦萨吞并,但民间的交流反而越来越频繁,合作也越来越紧密,进入美第奇家族后代成为托斯卡纳大公后,相距仅50公里的两个城邦完全成了一大片文艺复兴的沃土。
锡耶纳完整地保留了当年的中世纪特色,其规模远不是皮恩扎以及蒙特普尔恰诺等小镇可以望其项背的。硕大的贝壳广场(也叫田野广场)是锡耶纳的绝对中心,走过欧洲这么多的广场,她很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尤其以整个城市规模来看,一个中世纪的城市居然拥有如此巨大的广场也是罕见的。高高耸立的钟楼,普通相机根本没法把整个广场和高塔同时收入镜头。广场的造型也很独特,既不方也不圆,听了“口袋导游”才知道,广场建于13世纪,最早是个集市,1349被改建,广场上铺了鱼骨图案的红砖,以市政厅门口的中央排水渠为起点,铺上9条石灰线,把整个扇形广场分割成了九个部分。分成9块,象征着当年统治锡耶纳的九人最高委员会,是城邦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如果没有这些背景知识,光用眼睛看很难一窥而发现这些玄机,因为广场的面积实在太大了,加上如此多的游人在嬉闹、在流动、在拍照。
贝壳广场至今仍是该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共有11条街道辐射到全城,所以在锡耶纳,是条条大路通广场。在这个被称为意大利最美的大广场里,每年举行的赛马节是可以媲美意大利足球赛的顶级赛事,节日里不仅有精彩的赛马比赛,还有杂耍等表演,是锡耶纳的最大看点之一,可惜我们没有赶上。
我们都熟知被母狼喂养的双胞胎遗婴建立了罗马城的故事,后来兄弟反目,老大杀了弟弟瑞摩斯,成了罗马的唯一独裁者。传说锡耶纳是由瑞摩斯的儿子所建立,但这个传说更像神话故事。历史上,锡耶纳一直是伊特鲁里亚人的地盘,作为亚平宁半岛最早的居民,他们中的一部分长期在托斯卡纳生活,这些历史是有明确记载时。窃以为,搞出这样的传说更多是吸引游客的噱头,城里每个狼和婴儿的雕像都是游客争先恐后合影的地方。
九人委员会统治时期是锡耶纳的黄金时代,我们看到的大广场、市政厅、钟楼,以及写上要造访的大教堂,无一不是这段鼎盛时期留下的不朽杰作。
但是,锡耶纳的成就远不止这么简单,至少在被黑死病蹂躏和被后来的托斯卡纳大公国吞并前的三百年间,锡耶纳跟佛罗伦萨,基本上就是旗鼓相当的对手。12世纪起,欧洲的第一家银行诞生在锡耶纳,这是个了不起的殊荣,因为从地理位置上看,锡耶纳既不临海也不占据交通便利,难道“穷山恶水”逼出了银行家?当年中国的山西票号,也诞生在闭塞的地区。锡耶纳人很快尝到了搞金融的甜头,他们的先发优势占尽了便宜。还未等到锡耶纳的银行家形成垄断地位,嗅觉灵敏的佛罗伦萨商人也来掺合,意图分一杯羹,美第奇家族的老乔万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锡耶纳人的商业意识很强,他们一方面试图巩固其在意大利银行业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敢于投资有发展前景的实业,依仗资本的后盾,他们很快建起了区域性的羊毛贸易中心。锡耶纳的一些大家族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银行家和商人,引领着锡耶纳迈向了繁荣的顶峰。
锡耶纳不仅仅是意大利的金融中心,她的钱庄业务曾经独步天下,直到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崛起后,以“教皇的银行”的面目出现,情况才出现逆转。锡耶纳一直是个富裕之邦,在大部分艺术家需要富豪包养的时代,这个地区艺术家云集也就顺理成章了。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锡耶纳早在1179年就已经拥有一部成文宪法。管理国家的议会成员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公平选举产生的,无论贵族、平民、商人都有资格参与选举。资料显示,9人议会中的确有各阶层的代表,这可以看作是共和体制的民选政府的雏形,以中产阶级和工商业主主导时城市自治管理得以实现,锡耶纳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走在了整个欧洲的前列。锡耶纳还有成立于1240年的锡耶纳大学,其第一任校长(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医生和哲学家比埃特洛·依斯班诺)居然于1276年竞选罗马教皇成功,这可能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当上教皇的学人。
给锡耶纳留下世界第一称号的,还有世界第一座公立医院。最让锡耶纳人得意的是,今天全世界所有讲意大利语的人,其实都在讲锡耶纳方言,它是意大利的普通话,你说牛不牛?然而,盛极一时的锡耶纳,在1348年爆发的肆虐整个欧洲的黑死病面前毫无抵抗能力,在被黑死病夺走了超过一半的生命后,锡耶纳终于锐气尽失,一直走下坡路,与后来蒸蒸日上的佛罗伦萨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1555年,锡耶纳在被对手围城两年后失守,城破之日,数千市民遭到屠杀,锡耶纳共和国终于寿终正寝,锡耶纳的对手,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一不做二不休,吞并锡耶纳,直接成立托斯卡纳大公国,锡耶纳的银行被清算,贸易权被剥夺,从此锡耶纳再也不能东山再起了。
今天的锡耶纳完全是另一副景象,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成了其重要的财政收入。大广场上尽管日光灼人,但游客依旧兴致不减,有的在喷泉边戏水,还有一群年轻人干脆席地而坐,嘻嘻哈哈地讲着笑话,连鸽子们也忙个不停,一会儿飞上屋檐,一会儿又俯冲下来,顺便去喷泉里洗个澡。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广场不仅在空间上是全城的中心,也是锡耶纳人精神上的重心。今天,大广场是城市的旅游中心,是锡耶纳的城市名片。
到锡耶纳不可不去参观大教堂,意大利语中的Duomo是教堂的意思,一般都是Duomo Di XXX,这个大教堂就是Duomo,因为她独一无二的地位。她的规模之宏大,占据了锡耶纳的一个山头,教堂外立面极其震撼,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教堂是城市的地标,也体现其经济实力。在与佛罗伦萨对峙的年代,锡耶纳的大教堂也是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竞争的象征。从教堂的正面看,她很好地融合了宏大严谨罗马风格和瑰丽丰富哥特式建筑样式,上半部是哥特式风格和下半部的三个罗马式大门拼接在一起,不但不显突兀,还达到纸好的和谐统一。
进入大教堂,里面光线有点暗,气氛庄严和凝重,但一切极尽奢华。如果仅看大教堂的内饰,其豪华程度不输于罗马教廷的圣彼得大教堂。高耸的穹顶,华丽的天蓬,四周都由黑白两色的大理石柱支撑,而不是普通的石柱。主祭坛边围绕着众多游客,后面的大理石的布道台更是博人眼球,那是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及建筑师尼古拉皮萨诺的作品,这位艺术家为了这件作品,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来精雕细琢,上面刻满了宗教人物的雕像,非常生动。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布道台用的都是卡拉拉大理石,这种名贵的大理石也是罗马的万神殿,米开朗基罗雕大卫和圣殇时才舍得用的材料。
一幅幅刻在大理石地板上的镶嵌画,描绘着圣经故事和人物,尤其珍贵,为了防止游人踩踏,现在都用围栏保护了起来。
“口袋导游”告诉我,锡耶纳人曾雄心勃勃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我们看到的只是原计划中的侧殿,而原来更为宏大的教堂主殿,由于大瘟疫的肆虐而被迫停工,今天还保留着部分残存的遗迹。
源自托斯卡纳地区的文艺复兴,得益于整个地区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催生了商业的发达,城市有了钱后,第一件事就是扩建教堂,感谢神的眷顾和护佑。让锡耶纳感到自豪的是,曾经有数位教皇出自于这个城邦,相比之下,皮恩扎出了个教皇那件事就小巫见大巫了。另外是制度性的,共和体制下,统治者一般都很开明,既能够吸引人才,又能促科技发展,加上人文主义思想开始渐趋流行,锡耶纳敢于跟佛罗伦萨叫板也是有足够底气的。
在大教堂的博物馆里,艺术展品中宗教画依然占据主要的地位,这不奇怪。但是,当年的锡耶纳画派中已经涌现不少出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与中世纪刻板的宗教画产生了分野,人物开始变得活泼自然,这种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在佛罗伦萨兴起的文艺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锡耶纳也是文艺复兴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把佛罗伦萨归为文艺复兴摇篮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关于锡耶纳的地位有何权威说法呢?那就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委员会的评话:
锡耶纳是一座中世纪城市的化身。这里的居民为取得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城市规划的权利,长期与佛罗伦萨竞争。几个世纪以来,他们成功保留住了这座城市12世纪至15世纪以来形成的哥特风格的城市面貌。在这段时期,杜奇奥、洛伦泽蒂兄弟、以及西莫内·马丁尼等人的建筑作品影响了意大利的艺术进程,在更广的范围上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发展。整个锡耶纳城环绕卡姆博广场(贝壳广场)而建,设计得如同艺术作品一般,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中午时分,我们在路过的一家中餐厅里坐下了,离开中国半个月了,真有点想中餐了。看着中文的菜单,听着熟悉的乡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除了未曾谋面的店主,几位服务员都是兼职的学生,小伙子是东北人,来锡耶纳的语言中心学习意大利语,他说锡耶纳的语言中心是意大利最大的,这两年中国学生越来越多,打算在意大利学习艺术和设计专业的,一般都会来这里进修语言,来餐馆打工除了有收入,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接触社会对语言提高也很有裨益,看来是个自立自强的小伙子,我忘不了他那宽厚的笑容和亲切的东北口音。
广场上的市政厅也是一座杰出的哥特式建筑,一直被以《平民宫》相称,目前仍是锡耶纳的市政厅。蓝天白云下,那流露着千年沧桑的砖红色建筑,依旧那么漂亮。如果登上高高的钟楼,整个锡耶纳会尽收眼底,但今天走了太多的路,不太敢再挑战那400个台阶了,如今想想,很有些遗憾。可以想象,在钟楼顶上俯瞰整个城市,光是近处层层叠叠的红瓦屋顶、远处的托斯卡纳风光,就会是如何美丽的图画啊。
历经当年的血雨腥风,又经过了700年的和平发展,今天的锡耶纳生机勃勃。这个当地人安居乐业,以自己的历史沉淀来开发旅游,把千年文化名城打造成全世界人都愿意来的地方,锡耶纳的努力得到来回报。
眼看太阳向西移动,我们也准备往回赶了。
回皮恩扎已是黄昏时分,糟糕的是,明明知道旅馆就在附近,但转来转去就是看不见,最后手机电池耗尽,谷歌地图也看不成了,我只得停下车来,让儿子拿着打印出来的酒店订单去问,没想到5分钟他就找到了,感觉这几年带孩子海外旅行,他对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提高得相当快。对于孩子的成长,读书和旅行,一个都不能少。
夕阳西沉,熟悉的小镇里,没有一点喧哗,因为白天仅有的一些观光客恐怕也离开了吧。我们在此沿着街道走,看着那些已经关门了的店铺,很多家都有灯亮着,橱窗的美在这种时刻有很特别的感觉。街道上,孩子们在玩,在落日暖光下,一个大人、几个孩子,静静地坐着,我忍不住偷偷拍下那一幕,画面除了宁静,就是动人。
住在城里跟昨晚的农庄很不一样,离餐厅和商店近了,离自然就远了。作为中世纪的理想城市,我们还是感觉到了与现代社会方式的脱节,游客在享受那个时代留下的美好感受,但同时也希望在服务方面与时俱进,服务更有效率,是不是我们提出了过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