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14写给周六9级班家长及学生的一封信

大家好呀!

今天的父亲节活动,虽然场地没布置得那么热闹,人也没能到齐,但看着孩子们的变化、听着他们真诚的表达、收到爸爸们的反馈,我心里真是涌出好多感触想跟大家说说。正好学期也快结束了,就一块儿做个总结吧。


首先,最想说的就是感谢。

真的特别特别感谢咱班同学能跟随九九老师这么久。这份坚持,太珍贵了!

想想宽宽和宁宁,从幼儿园中班一路从大院跟到如今财满街,8年光阴,小学高年级,还能克服快一个小时的路程,每周坚持来上课,不容易!

大福和雨凝,都上初中了,学业那么重,还能把口才这个兴趣坚持下去,每周挤出时间来见我一面,这份心意,我特别珍惜。

倪辰,这三年几乎没请过假,每次活动妈妈都是“举双手双脚”支持,这份信任,沉甸甸的。

糖糖和童童,也是从小带到大,熟得都快像一家人了,就差把银行卡密码告诉我了哈哈。

锦桐,当时在两个机构中毫不犹豫选了咱们这里,从刚开始有点“散漫”,到现在变得特别“重视”每一次课,这个变化,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还有咱们群里其他跟着学了很多年的同学,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走到最后,但你们曾经的选择和信任,课堂上我们欢度的每一刻时光,九九老师常常想起。

所以啊,打心底里感谢各位家长的信任,也特别特别感恩同学们的这份喜爱。是你们,让九九老师的教育这条路走得有滋有味。


宽宽演讲完,爸爸跟我说,宽宽妹妹的父亲节演讲也让他特别感动。宽宽妈妈也总说妹妹口才课也学得不错。说实话,在我这不长的教学生涯里,能影响到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看到他们一点点进步、变化,这事儿让我觉得特别幸福,特有成就感。也许将来他们长大了,不太记得小时候有我这么个老师了,但我相信,童年时这点儿“滋养”,就像一颗小种子,会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影响以后的生活。

活动结束后,宁宁爸爸也跟我聊了聊。他说的话让我感触很深:“语言技巧这东西,花点时间谁都能教。但孩子这么大还愿意跟您学,关键不在于‘术’上学得多高深,而在于‘道’上您对孩子无形的影响。”

其实很多妈妈也跟我这样表达过,但第一次听一位爸爸这样表述,我们平时交流不算多,但他能看到我在“教口才”之外的东西——那些关于成长、关于人的影响——这真的让我又欣喜又感动,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这些年,不管是在机构上班还是自己创业,我收到过很多“正反馈”,但也有过无数次怀疑自己的时候,有过做得不够好、甚至搞砸了的时候。这不是谦虚,也不是追求完美,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确实有缺点,有局限。比如课程设计不够完美,某次公开课或者和家长沟通时表达得不够好……有时候我也会钻牛角尖:“哎呀,我怎么做成这样了?” 但正是大家一次又一次的包容、信任和期待,像一双无形的手,一次次把我拉回来,重塑着我的信心,给我机会去尝试、去改进。让我慢慢觉得:“嗯,我好像还行?虽然不完美,但可能真像大家说的那样,有点价值?”

所以与其说是我在教孩子们,不如说是家长和孩子们在滋养我。一句“太远了,算了吧”,“学业压力大,算了吧”可能就放弃了,但你们选择了坚持。这份信任,实实在在地丰富了我的生命体验。


关于教学,分享我的一点小感悟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有年高考作文题,讲“本手、妙手、俗手”?我看了特有感触。放在咱们口才学习上:

“本手”就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朗诵、主持、绕口令、吐字发音等表达基础,这些看似“常规”、甚至有点“枯燥”的训练。

妙手”是在这扎实基础上自然生发的创意和让人觉得精彩的活动。

但如果路子走偏了,光想投机取巧,一切向“钱”看,让教育动作变形,就容易变成“俗手”

我记得几年前有家长问:“老师,怎么老练这个呀?感觉学了几年都是这个。”确实,有时候上朗诵这类基础课,请假率也会高一点,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好简单”、“这没多大意思”或者“这不重要”。

为了“迎合市场”,我也曾焦虑过,逼着自己搞更多“新花样”,想证明自己“特别有创意”。说实话,我是有些小想法,但真正的创意不该是硬憋出来的,或者为了创新而创新。它应该是我们积累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冒出来的火花。而且,光有想法还不够,还得有能力把它实实在在地教出来、让孩子们呈现出来。“本手”没有做到位,“妙手”就是虚幻。值得庆幸的是,我一直努力坚守正道,没有落入“俗手”。

这道理,放在哪一行、放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放在孩子们任何一门学科上都一样:把每一步走踏实了,惊喜和创意自然会来。

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是一句特别简单的话,但是真正落地,无比艰难。


最后,聊聊我的“执念”

我相信各位家长也有体会:一个人和自己的关系大于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大于孩子学习成绩。你自己活成明媚的一道光,才能有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我们老师来说,也一样。我越来越觉得,当老师自己状态更好,内心更充实、更通透,我们才可能真正地、深层次地去影响和滋养我的学生。所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我常问自己:现在的口才课,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真正的、长远的价值?是演讲更流畅?朗诵更动听?还是台上更自信?这些当然重要。但我觉得,比这些“技能”更根本的,是孩子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成长——

是在准备演讲时,能捕捉和表达生活中那些关于“爱”的细微感动

是少年热血,听了一个故事、去了一个博物馆、经历了一件事情后,能产生自己的想法,并渴望用语言去分享、去影响他人

是那份对作品、对他人处境的深度理解和共情能力

是在公开表达时,虽然会不好意思,但依然鼓起勇气尝试的那份勇气和力量

是在今后面对人生的各种课题时,能懂得和自己的相处之道,多一份幸福的能力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却真正重要的东西,才是我想通过“语言艺术”这扇门,悄悄种在孩子们心里的种子。它们会慢慢生长,陪着他们走得更远。

我不完美,但很感恩遇到懂我的你们。

这学期和大家一起走过的日子,点点滴滴都记在心里。再次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咱们继续一起走,慢慢来。

                                      九九老师 敬上

                                      2025.6.14周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