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孤独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说,在大学,孤独是一种常态。不无道理,但也并非全在理。 “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孤独是一种常态,它并不是一种被动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地选择,是对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一种尊重与坚持……” 如果,我们完全不把每个人看待人际影响的主观因素考虑进去。我想说的是:其实,你很优秀,但未必是因为优秀而造成了你的孤独。或是,这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完全不对立冲突。 我见过因为忙于自己的追求而疏忽室友交往的人,他们的想法一般是:我与室友三观不合,不管我是不是只忙于自己的事情,我都不会和他们交好。 我也见过有着自己生活节奏却与室友相交甚好的人,他们并非是神人,只是在最基础的水准线上做了更多,待人接物,除了礼仪与修养,除了常人觉得己经是高付出的东西,他们做了更多,更多理解,更多宽怀。 “我有一个室友,非常优秀。经常早出晚归,拿各种大奖。可是她从来没受过我们的冷落。因为她懂得如何经营我们之间的感情。她参加比赛,就会马上告诉我们鼓励我们一起参加。有时过节难免,她会很认真的给我们制作小礼物。有时寝室气氛不好,她会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缓和气氛,然后自己加班的深夜一两点。这个女生至今是我们班乃至全系人缘最好的女生。”所以造成孤独的原因,请不要归结于优秀。 其中滋味与绝妙,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这是真正优秀的人。 或许有人还会说,我们根本不追求这样的好人缘。其实,我们没必要这么功利,与他人友好相处,不单单是为了那个叫做“人缘”的名词,我们所舒心的欢喜的,是那份和睦的情谊,是那份默契的微笑。在你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你周围的人,让你自己,都更开心一些,不是好事吗? 很多人说我们很喜欢一个人的世界,享受那种孤独。而很多人也都喜欢,我又何尝不是。只是,这里的“孤独”,和青草今天谈论的孤独,有着天壤之别,它们的含义完全不同。 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享受在与他人交往出现危机时所产生的孤独?那种毫无安全感恐慌的孤独,我曾深有体味,我惧怕,也不再想给它多么高尚超然的评价。因为我也不想再自欺欺人。 我会永远对自己所追求的事物保持尊重与坚持,但这和孤独没有关系。无论我是否孤独,我都会虔诚地努力。 我见过一个作者,言辞尖锐,他曾写过:你以为你在合群,你在浪费青春。文中带着很多个人色彩讲述了对舍友的不满。其实, 知心朋友在世间都鲜有,那么大的选择范围我们都找不出三观完全相投的人,更何况是出于一些微妙的缘分相聚在一起的几个人呢?我相信在思想认知上多大差别的都会有,我们又怎么能逼迫自己,强求他人呢? 所以,很多不合,不必出言锋利,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 所以,独处讲求艺术,孤独,也绝不是你因为看不清自己而找的托词。 不要再为自己不太理想的人际关系找更多冠冕堂皇看似道理十足的借口。 我们最终,还是要和自己,要和世界,握手言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
    唐柚子阅读 2,695评论 0 1
  • 下午六点半,是深圳的下班高峰期,地铁上的人仿佛《西游降魔篇》里吊挂着的猪刚鬣,眯着眼睛等待被送入长眠的火炉,我也一...
    吴潇洒阅读 3,596评论 0 3
  • 刚读完一本书《好的孤独》,这本书走进我的视线实属偶然,只因最近在QQ空间里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课堂视频“朋友是无用的...
    爱在未来你还在阅读 2,732评论 0 0
  • 文/崔韶东 在川流不息里,在车水马龙中,在熙熙攘攘后,每每喧嚣离别过后,纷至沓来的便会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 在我眼...
    韶东weak阅读 2,726评论 16 4
  • 小时候会很想要讨好别人 长大后你越是了解 越会发现哪些是你不用触及的朋友类型 这样做自己就会轻松好多 大概是数字的...
    南璃姑娘阅读 1,63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