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写下你的墓志铭》这本书时,我已经与疾病斗争了一年多,此时的我还在继续与之抗战,只是这时的我心态比之前好太多了。看到书名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根据自己的状况,也想给自己写个墓志铭,毕竟我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太好。之前总觉得自己年轻,觉得死亡这个话题离我很遥远,也许我这样的想法代表年轻的一代人。在医院里,我发现一个问题,不止我一个人恐惧死亡,不敢正视死亡,所有病人及家属都会,而且针对死亡这个话题,都很忌讳,闭口不谈。很多人都是在医院快要不行的时候被送回家或者送去重症,有的直接抢救无效。我可以坦然的死亡这个话题,是我治疗效果不佳,在无奈之下,别无选择只有坦然接受一切。我和我的父母,朋友曾提到过关于我的后事,我觉得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要经历,他们却觉得我谈论这个话题不吉利,不让我胡思乱想。我只是想自己有一天离开的时候,可以很平静,很幸福地躺在自己温暖的小床上睡去,没有任何遗憾。我想签器官捐赠,因为我觉得有一天我即将离开了,自己身体的某些器官还可以让一些人获得新生,而我又以另外一种形式活着。父母和朋友听到我的想法,总觉得不吉利,在他们心中总觉得我会好起来的。其实,面对死亡,我已经不在惧怕了,很平静,也不在抱怨命运对我如此不公,不在像祥林嫂一样诉说自己的不幸。医院待久了,才懂得健康和生命如此重要,才明白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儿。忘掉过去,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拥抱未来。
这本书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歌,更不是挽歌,书中一个又一个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同事,战友的故事和那些关于生死的描述与思考,仔细想想这应该是一部作者的随笔集合。
作者毕淑敏女士在高原当过兵,后来当过医生,再后来弃医从文。她就是一位把所有生死逻辑都看出来并写出来的中国现代人,无关先后。因为她看待死亡,已经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了。当然,这里的死亡是指生老病死,谁都会有那么一天,谁都没有免死金牌。她敢正视死亡,接近死亡,推广临终关怀,践行死亡教育,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她对抗的不是死尸的勇气,而是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对死亡逃避的文化。
年轻人不会这么早的思考自己的百年,老年人肯定更加避讳谈论这种话题。在当今大谈各种梦想的时代,谈论死亡?似乎很丧?是一件所有人都不愿意谈论的话题,仿佛大家都已经得到了永生!死亡,人生两个端点中一个重要端点,就这样被冷落到墙角,如同一朵凋零的玫瑰。
死亡是高贵的。每一个灵魂的离去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要为了彰显自己所谓的爱心,孝心而无视将逝者的意愿。死亡是温情的。每一个将逝者生前都应该被安静对待,而逝去的人若地下有知,则希望亲人们不要痛不欲生。生老病死,我们无法预测,能做的就是把每一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开开心心的度过。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完成自己未达成的心愿。作为家属,不要忧伤也不要难过,陪伴在身旁,一起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其实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用宗教信仰来说去了天堂,只是换了一种生存的形式。关于亲人的逝去,我们也没必要过于伤心难过,活着的时候,我们尽心尽力尽孝,让他们幸福快乐,当他们有一天去了另一个世界,依旧会开心快乐!
从人生意义上看,哲学就是关于死亡的思考。写下你的墓志铭就是提前设计人生最后一场告白,或许非常有意义,或许会更加鼓励我们好好活下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正确的正视死亡,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