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所有“子”里边我最喜欢的就是庄子,虽然当年头疼《逍遥游》文章太长背起来麻烦过,但这也无法改变我对这个人和他作品的情有独钟。
很多人,甚至连我的一些老师也说过:“庄子倒底是个异类。”还有些人认为《庄子》不是他们想读的,也不能理解,认为是无用之书。
只是我觉得“存在即合理”吧,不妨可以来感受一下《庄子》的一些思想,古为今用一下。或许你会觉得,也不是那么没有道理。也或许你只是有些偏见因而不愿了解吧。
最初欣赏庄子还是因为他洒脱不羁不拘于形的性格,很欣赏。然后才想只有“至真至情”的人方能写出“至真至情”的文字。
当然,以下我解读列举的一些语录是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对此保留自己的意见。我的历史观点并非专业,只是出于兴趣爱好。所以只敢野人献曝,斗胆妄下议论。
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解释: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朴素本性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就是世间最完美的人。
“人无完人”是肯定的,只是我们谁又能说自己完全归于“朴素”的纯真了呢?其实很多时候,这种说“如何做是完美的话”是出于对一种“完全理想境界”的向往。
“朴素”也许你一说,你会想到不化妆,穿着打扮非常简单的姑娘。只是呢,说句实际话,咱们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客观上说,你这姑娘要是不是天生丽质,这样打扮是挺埋没于人群的。或许很多时候,人家还觉得你不注重提升自己的形象呢。
但加上“本性”二字,就不是说外表“朴素”不“朴素”了。“朴素本性”就是一种由内心生发而出的真正的至真至纯的性情。就是内心无干无扰,心中“风清月朗”。那时候即便我外表朴素一点,我自己心中就丝毫没觉得不满足。我觉得我自己很好,要关你啥事呀?
那时候,你对大自然素面朝天,你是觉得大自然同样以真面目示你,你跟它平等相待而已。如果真的有那样的人的话,即便她不美,但从她的眉宇间可以看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那是很难得的。
其实,如果要探求这样的生命,或许在人世间我们最常说的是刚出生的宝宝了。刚来到人世间,是一张未被描画的白纸。虽然说以后我们的孩子们会经历很多东西,但还是希望我们可以尽可能保留一下孩子的童真,这个是挺难能可贵的。
虽然未来难以预测,但那份“童真”会成为他们生命中疲惫旅途之路上栖息的港湾。心若没有了栖息的地方,在午夜梦回亦或是伤情过往的时候会有流浪之感的。
至于这说“世间最完美”就是说“世间最完全的美好”了吧。因为这归根到底还是“朴素本性”的人内心的完全满足,既然他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完全满足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是不完美知足的呢?
二.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解释: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人这一生中一帆风顺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即便你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极有可能“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
因为很多时候你会遇到很多挫折,疲惫不堪和打击,突然就感觉心上的弦崩掉也是有可能的,然后你可能就觉得自己在那个阶段无力支撑你的梦想,而陷入了一种什么都不想做的“堕落期”。
比如你一直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结果你在某一阶段出于猎奇心理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然后那一阶段你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过呢,你如果只是图一时新鲜劲玩过也就算是在你有理想有目标的人生旅途中走了一段小弯路,甚至以后作为一段“反鸡汤式”的人生经历。但如果你从今往后一直都走不出来,甚至是觉得自己以前那些努力奋斗的信仰都是狗屁,唯有活在当下,尽情享乐的话,那就是迷失本性了。
如果那样的话,你会失去你自己,会不认识你自己的。
这是对于同一事物情节轻重的解读方式,还有一种是对于不同事物的情节轻重解读方式。或许“小的疑惑”可以指一个人身上的坏习惯惹人讨厌,那可能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没有及时矫正而吃了不少的亏。
那么“大的疑惑”就可以关乎到是人品问题上来。如果说坏的习惯我们吃了亏虚心接受能改,但人品是原则性上的东西。我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问题就比较棘手了。而且我们愿意亲近一个人归根到底还是人品问题。
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解释: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厚此薄彼。
有人喜欢人群里的热闹,有人喜欢自己精神世界里的热闹。但是精神世界热闹的人其实内心是丰盈的,可以见到很多开阔之景,当然有时候很有些“禅学”的意味了。
比如阴雨连绵的天气,你心里很烦闷,你问他:“你看,窗外有什么?”你只看到淅淅沥沥的雨滴拍打着窗子。但或许他会跟你说:“窗外阳光明媚。”然后一般人即便不说心里也要觉得他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只是,他或许只是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开阔之景,也许他不想让阴雨连绵来影响他的心情,所以他就说他看到了他喜爱的和煦的暖阳。
在某种程度上,人的肉体是受限制禁锢的,只是心灵可以是自由的。可以用灵魂去与这个世界沟通,在其中尽情穿梭。万物生长,一切视为平等,就不必为外在的身份地位所受限制了。
而且,其实我们人虽然现在说跟大自然和平共处之类,但实际上“人定胜天”、“人为万事万物的主宰”这样的观念还是会存在很多人的脑海中的。而人确实很聪明,也很会利用资源。只是你要是说地球上即便是一株小草的辈分都要高于人类好多好多年,虽然是客观事实,但人们心底里还是很有可能会嗤之以鼻的。
但视为平等,就会心怀敬畏。而这敬畏之心却是一个很难能可贵的品质。如果是一个对一株小草平等敬畏的人那其实他在人类社会里更是会对他的言行负责的。而一个你感觉他平日里毕恭毕敬,但你看到他总是轻视其他生命,没有怜惜之心的话,你会不会怀疑他是一个虚伪的人?
真正的平等敬畏之心是由心底生发而出的,而这样的人就可以独自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解释: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不追求建树功业;思想修养趋于完美的人,不追求名誉地位。
这句话放到今天可能很多人要翻白眼了,你高尚你高尚,我就爱名爱利爱金钱。什么鬼话连篇,谁稀罕你的高尚啊?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些情操与爱惜钱财并不矛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说:“你不是很高尚吗?那你不要喜欢金钱啊。”其实话不能这么说,因为不是我们喜不喜欢金钱,而是你没钱怎么活?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没有怎么活?
很多时候也不用说什么“视金钱如粪土”,因为这话一说出来有点幼稚。还是那句,不赚钱养家怎么活?
只是放在当今社会这句话是让我们借鉴一下这种高尚情操,而不是说人人都隐居去吧,去不被世俗玷污吧。因为“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呀。重点看的不是形式。
只是说我们可以不要以一种“贪婪”之心爱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金钱荣誉奖励什么的当成努力的附加值就可以了。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可以当成是一种带有情怀的工作状态,是在工作中不去考虑其他外在的东西,而是真正用走心去追求质量的行为。这样工作者本身身心是自由的,他们就不需要还没有开始工作就顾虑太多。那心理负担就太重了,也没有完全投入者收获的快乐多。不过心理负重太多的人也应该很难收获快乐吧。
而带着情怀,完全投入的人说不定还能突然有一些什么灵感去收获一些别样的乐趣。
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解释: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太阳下山了就回家休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过这样的生活心中是满足的。
这其实很符合一种心态叫: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重点是可以自由安排。只是现在我们找工作都不容易,这种境界很多时候也只能羡慕羡慕。
而这句话的前半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里很常见,只不过那大多数也不是咱们见到的《桃花源记》里的人啊。更多的也是为了生计操劳的平民大众们。跟现在一样,为了生存呗。
只不过,我们做不到这么自由,但是我们还是要给自己一定自由的。很多时候,也要停下来走走逛逛,别老是绷紧着一根弦,不然会错失很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
就比如别老想着工作忽视了自己的家人,毕竟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是你的家人们,他们是需要你的陪伴的。可以有计划安排地和他们抽空出去看看风景,那时候就别想着工作了,就要彻彻底底地放松心情。
工作的时候,一旦遇上精神疲惫,也别吝惜那几分钟去休息。比如写作者,有时候没有灵感了,与其坐在书桌前提笔焦虑还不如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
因为社会上老是报导什么因为工作强度太大导致猝死,或是抑郁那种事情嘛。真的得不偿失。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可以过更好的生活,那你要是猝死了,抑郁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啊,对自己好一点,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管它那么多呢。只要你是一个有上进的努力的人,上天不会亏待你的。即便你遭遇了挫折,也不要怕,一切都会过去的。还有那么多关心你,爱你的人在支持你呢。
所以,我只是随便举出了五句话就觉得有古为今用的道理,更何况《庄子》里还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去挖掘品味呢。《庄子》的精神世界就像一片浩瀚的汪洋任君遨游,所以,你还觉得这是一本无用之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