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大海,面对她的时候,好像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得到或失去,重逢或别离、快乐或悲伤,统统都不重要,时间仿佛静止,思绪也停滞,只有她和我,其余的一切都不存在。
在海平静的时候,我知道她是不平静的,在那平静之下有着超出我们想像的暗流在涌动着;当海狂暴的时候,我同样知道在那狂暴之下,是超然的平静与祥和。
这和梦一样。
在我们安静沉睡的时候,梦汹涌而至,喷薄出我们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的那些念头。但那些狂暴而放肆的梦,也许正代表着沉静的心情;而那些平淡如水的梦中,没准又包含着重重杀机……当醒来,梦中的那些片段,又有如退潮一般从脑海中远去了,只留下一些湿润的沙子、些许泡沫。在我们尝试着搜索那支离破碎的记忆的时候,才发现,能回忆起来的,少得可怜。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曾因梦哭过、笑过、沉醉过、痛苦过、自责过、悲伤过,但梦是无罪的——无论你梦到什么都不为过——哪怕那些最下流、最肮脏的梦也一样是无罪的。因为,那毕竟是梦。但即使如此,我们依旧会因梦而哭、而笑、而悲伤、而叹息。
虽然那只是梦。
梦是了解自己的开始,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你的角度,假如你不了解自己,那么你将什么都不能了解到。
如果能尝试着和自己好好谈谈,你也许将会看到更多的东西,毕竟,世界因你的看法而不断地改变着,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自11月14日翻开这本书的扉页,历时35天,至此刻合上最后一页,思绪久久不能平静。虽说之前也了解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和精神分析的不可思议、还有弗大爷的牛X,但这本书的内容还是深深震撼到我那简单纯粹得有些“身单力薄”的心灵了。当初决定记录只是单纯想要辅助记忆,但后来渐渐发现,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更多的是在反刍、在消化、在思考。人性的多面性和人类心理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乎我的认知和想像,每每惊叹于“大师”们对其无比深入而精确的剖析,便会觉得自己可以借此了解自己,探寻我们浩瀚神秘的内心世界,是何其幸运!写下这三万多字,又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
越过窗边那株被嫁接过正开的艳丽的白粉两色三角梅,映入眼帘的是冬日下午阴霾里的灰色系。院子里掉光叶子的树、停在那里的汽车、兀自矗立的建筑,一切都不动声色,看似如常。但实际上,阴霾深处此刻或许是透着万丈光芒的云层,树木也正在悄悄酝酿它来年繁茂的绿色,车子和建筑物因淹没在空气中的化学成分里而不得不慢慢“老去”——万事万物都在无时无刻地变化着。
包括此刻静坐的我。
202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