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所面对的焦虑和痛苦大多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妥协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为此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如同一个马车夫,一旦开始想着即要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这等好事,焦虑就会来了,之后就是各种的不如意和痛苦,因为违背了事物规律而行事,所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知道了这些之后,那我们是不是第一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知道要放弃的是什么(时间的朋上也说过,要得到一样东西,要么用现有的去交换,要么付出时间和劳动去交换),把自己要放弃、能放弃的东西列出来;
第三,知道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然后才会有自主的行动。想明白了之后,“损失出来的时候你不会慌张,因为已经分析到这些损了”。
凡是遇到重要的事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在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最好问自己这个问题:自己想要什么?要放弃什么?以及要承担什么责任?“尤其在你钻牛角尖的时候,当有任何焦虑和痛苦反应的时候,你要立刻跳出来问自己,像一个旁观者反问自己你会看的更加清晰明了。
当今社会大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行业的变化也非常快,所以,大部分人很容易感受到焦虑和痛苦。我认为“焦虑和痛苦最大的核心原因是缺乏这样直面的思考。不是说我们没有焦虑和痛苦,而是说能够用这样的思考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一个是我们要多关注人(关注人的成长)而不是关注事。如果多去关注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和痛苦了,因为你关注的是人的成长,而不是某一件事的成败得失。通常一个认真做事而又善于总结的人,即便是事情失败了也可以推动人的成长。
尤其我们为人父母的,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如果你的反应是去指责小孩,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孩子的情绪。
正确的反应是,你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亲、长辈,应该多去帮助孩子成长。而成长本身会解决这些让你不满的问题。首要的应该是耐心去聆听孩子的需求,关注他的成长,而不是总是批评孩子“为什么不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批评的结果是,“自己嘴皮子爽了,孩子没有什么变化,跟你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所以,一个人只要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工作,跟其他人发生协作关系,就会有焦虑和痛苦。因为永远会有新的挑战和预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但是,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正确面对焦虑和痛苦,关注人而不是关注事情,焦虑和痛苦就会被慢慢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