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进步!——学有法,习有方

清晨醒脑图

今天又做了改进,因为昨天首试的【全文批注法感悟】内容太过冗长、杂乱,所以这次将0530的晨读资料先进行了图表式梳理,这样,既能保持原文展示,又不会损失全文精华,还能加深对感悟的理解,一举三得!

我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欣慰。

改善才是进步的源泉。

本次感悟分为两部分——

一:原文导图式呈现;二:内化感悟式思考。

   

               一导图

晨读感悟思维导图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感悟

           (1)输入要善于总结

在输入的阶段,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将同类思考进行【概念化】,你的前进道路会变得非常清晰而明确。

到今天第89天了,我总共读了20本书,还有4本正在阅读;

三个月内我报了三门网络课程,分别有关书写、沟通、Excel ;

最近这一年都在看教育理论类相关书籍;

到四月份,已经坚持练瑜伽720天。

这都是输入。然而我发现,虽然是不同类型的输入,但最终就像几股真气,在你体内交汇,融合,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办法。

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方向——让你前进。


            (2)处理要善于内化

一个知识的掌握,最好检测的办法就是结合自己的思考,讲给不知道的人听,如果他听懂了,那么就证明你真的会了。


还记得我刚进入小灶群的第二个礼拜,我为自己的进步速度而苦恼,为自己的输出方向而迷茫,为跟不上大家的速度而焦虑。那时觉得,为什么大家都有那么好的内容可以分享,而我呢?为什么大家涉猎那么广泛,而我呢?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自信坦然,而我呢?

而这时,一位猫友点醒了我:

你既然是老师,为什么不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类故事呢?

对呀,我一直在看教育学书籍,却苦于死记硬背,记忆效率低下,混淆概念,为什么我不把它们融合到我的工作中呢?这些教育概念就是在描述我每天都接触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呀!原来我一直记不住这些知识的原因就是——没有结合自身知识框架,利用经验,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于是我开始了第一篇教育故事分享,接着就有了第二篇,第三篇……每次我都用一个教育故事结合一个教育理论概念的方法,争取用浅显的语言讲给读者听,不仅我对这些知识到现在都记忆深刻,还会经常在工作中联想到其他教育理论概念,这太让我高兴了!


第一次教育故事分享

知识进来了,我们就需要消化,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

方法就是:模仿——找共同点——提取精髓——结合自身——内化完成——争取创新。


            (3)输出要善于专注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肖伯纳

我们总想要的太多,却不知已拥有多少。

在上面我的思维导图框架中,我列举了一本书目——《精要主义》,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影响很大,因为它让我明白如何确定最精要的目标,并利用一切资源为之努力。

正如上图中两个圆球,我们如果把精力过于分散,那么前进就不可能发生,只会浅尝辄止。如果将资源内收,拧成一股力量,推动前进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进步飞速。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学生现在处于小升初的紧张备考阶段,你会发现,一种类型的学生是卯足劲往一处使,进步迅速而稳定;一种类型的学生是今天学个这,明天学个那,惶惶终日,进步缓慢而波动。

所以,让自控力为你的专注而服务,让专注力为你的高效输出而服务,让高效输出为你的自控力提升而服务吧!

【专而精】的限定法则才是高效输出的秘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总结一下,今天用一图一文的方式分享了0530的晨读感悟——“学会学习”,你需要从三个方面,依次去做:

用【概念法】对“输入”及时总结
用【模仿法】对“处理”内化创新
用【限定法】对“输出”保持专注

对了,我也给今天的主题取个名字——叫做消化式学习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PS :和今天对比一下我最初的晨读感悟,你就知道【学会学习】有多么重要了!(笑)

下图为两个月前的晨读感悟:

0327晨读感悟

时间不仅是一把杀猪刀,还是一把美容刀。

Over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