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忍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三心”,不越“三线”。
坚守为民“初心”,夯实思想信仰“底线”,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唯有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才能始终保持“不畏‘腐’云遮望眼”的清醒头脑。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像总开关一样起着主导行为和引领方向的作用。在历史长河中,廉洁奉公、坚守初心、坚定信仰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精神高地。“清若荷花不染尘,廉如梅花不畏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如果缺失了这两样,人就会走上“歪路”。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常破“心中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树牢干事“公心”,遵守道德规范“实线”,扎牢“不能腐”的笼子。“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所在,也是“国之大者”所在。公心干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也是价值所在。当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和各种挑战,党员干部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秉持公心干事、坚守道德底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公心为民千古颂,贪婪自私劣民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一心为公”是最基本的党性原则。在权力和诱惑面前,部分人难免会“动了心”“失了神”,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须合乎法纪,且要永葆初心,坚守公心,更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
保持廉洁“戒心”,筑牢反腐倡廉“红线”,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不能用来谋取私利。党员干部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尺”在手中量长短,“尺”在心中量得失。党员干部要以廉为镜,常怀戒心,把握好“廉洁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要拧紧思想认识“总开关”,守住公正用权“方向盘”,不要让“小意思”演变成“大祸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要经得起组织考验,对得起人民期盼,杜绝“慵”“懒”观念,做到“舍得心中名与利,赢得生前身后名”。(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委组织部李宗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