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这“三气”你值得拥有

        近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讲话时强调,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志气是青年之“根”,要常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志气。一百年以前,一批青年为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与现实抗争,与陈旧决裂,冲破万难,披荆斩棘,不惜牺牲生命。他们胸怀的是信仰,是国家,是人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坚定的信仰,沿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脚步,积累充实“自强不息”的志气,能够主动深入基层同人民群众、农牧民兄弟虚心学习,提升与干部群众打交道的本领,认真学习他们勤劳勇敢的品质、脚踏实地的品行、乐观开朗的态度,真正了解人民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所愁,不断积累做好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

         骨气是青年之“魂”,要常炼“威武不屈,百折不挠”的骨气。回顾百年党史,骨气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是陈延年“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的宁死不屈;是赵一曼的“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视死如归;骨气也是科学家钱学森“为中国人争气”的追求。在面对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时候,刻入革命先烈、中国青年骨髓里的从来就不是小我的私心私欲、苟且偷生,而是“忘我”的义无反顾,是“舍我”的向死而生,这就是“威武不屈”骨气。新时代中国青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应被吓到,应从革命先烈的身上汲取前行力量,不被暂时困难、挫折所吓倒,学会在艰难险阻面前“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人民逻辑,百折不挠、永久奋斗、威武不屈。

         底气是青年之“源”,要常炼“海纳百川,闻过则喜”的底气。青年的底气源于中华文明,源于党的领导,源于国家富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的,应该学会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虚怀雅量,在工作中要懂得“不耻下问”,把工作任务、目标要求搞清楚、弄明白,不能迷迷糊糊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现在的中国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既往开来的伟业。新时代青年在工作中要做到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关键是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是我们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