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 源于这样的思考: 同样基础和成长环境的人, 为什么后天的发展和成长却差异巨大?
目录
[看, 但都是"二手烟"](#看, 但都是"二手烟")
[学, 但没有输出](#学, 但没有输出)
[做, 但不问为什么](#做, 但不问为什么)
[想, 但害怕碰撞](#想, 但害怕碰撞)
[懂, 但不愿意分享](#懂, 但不愿意分享)
看, 但都是”二手烟”
人们常说
我水平不高啊, 所以我先看看百度或者培训班的教程
年轻人这么想的居多, 但是我想说的是
看google或官方教程与你的水平无关, 与你的英语有关(关于英语重要性的讨论, 这又是一个新的话题)
看完百度或者培训班的教程后, 基本上水平连入门都算不上
你肯定会争辩: 凭什么说入门都算不上啊? 因为这就是所谓的"二手烟"
英语翻译成中文, 表意不失真你觉得是件容易事么?
非官方或百度的解释, 会有很大的信息损失和偏差
你只是学到了别人的"二手"经验, 并且是靠不靠谱还得另说的经验
所以即使你看了那么多, 收获往往还是
哦, 我知道那么个东西,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学, 但没有输出
人们常说
输出的重要性我当然知道啊, 我按照教程敲了一遍代码, Demo代码"一大坨"呢
我想问, 敲了一遍之后呢?
什么之后? 敲完之后当然是跟着下一个教程继续敲啊
很好, 敲确实比光看是有很大进度了
我们先回头来看看学习有哪几个阶段
记忆
模仿
运用
贯通
不难看出, 所谓按部就班的敲一遍代码, 属于模仿
而应聘时或工作中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高于等于运用
这时候你肯定又会争辩
写代码不都是复杂粘贴么, 这不就是一种模仿么?
没错, 复制粘贴确实不可避免, 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粘贴
理由很简单, 通常粘贴过来的代码你都会做相应的修改, 所以这其实是一种运用
既然, 简单的无脑式敲代码的学习效果不好, 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以致用
如果你正在学习移动开发, 那么可以尝试做一个app
如果你正在学习web技术, 那么可以尝试做一个个人网站
做, 但不问为什么
人们常说
这段代码之前就是这样的啊
在代码评审提出时, 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回答
每当这时, 我会想起这句歌词: 想问天问大地(齐秦的夜夜夜夜)
为什么? 为什么不问为什么?
另外, 在面试时, 我们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
现在app开发有哪些流行的架构
通常, 面试者都会很流利的"背诵": MVC, MVP, MVVM...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很多开发者和公司抛开平台的MVC, 而拥抱MVP或MVVM?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详见iOS开发 之 架构模式MVC/MVP/MVVM)
这时候, 面试者的回答往往就没那么流利了
如果, 你习惯问为什么, 而不是像CPU一样的执行执行再执行, 就算没有准备, 你也会说出点所以然来
谁说CPU不能思考? 人工智能AI不是老火了么? 我想说, 你要是在意这些语言细节, 那我只能"认输"了
如果你是一个新人, 多问为什么, 会帮你更好更快的成长
如果你有些经验了, 多问为什么, 会让你突破发展的瓶颈
想, 但害怕碰撞
人们常说
算了, 就听领导/你的吧
首先, 请大家不要误会, 我不是教唆什么: 一味不服从领导指挥的低情商傻×行为
我只是想告诉你, 如果你问过自己为什么, 并有自己的思考后
不要怕, 尽管提出来
因为, 思想的碰撞, 总能让你的思考更加完善和深入
另外, 通过我工作多年的观察, 还发现这样的结论
智商和能力一般, 但乐于沟通和合理控制碰撞的人, 往往比看起来更聪明但闷闷的人, 能力和专业成长的更快, 工作完成的也更好
如果, 你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 准备好好碰撞一番的话, 那我又得来泼个冷水
碰撞的前提是, 你要有自己的思考
碰撞的方式是, 尽可能运用你已有的沟通技巧去平和地交流
当然, 你可能会"有幸"身处一个不鼓励碰撞的团队, 往往氛围也都是这样的
领导这么想: 我的经验很多, 想法应该也很全面, 下面没经验的小伙子们严格执行就应该能成功
员工这么想: 虽然领导说的我有点想法或补充, 但是还是不要和领导说了, 反正早点搞完下班, 就算失败了也是公司的事, 我照样有工资拿
如果, 领导或沟通的同事是个独裁者, 那还是别碰撞了吧, 以免浪费你的时间, 还伤害原来就浅的感情
懂, 但不愿意分享
做过或正在做开发的同学们, 都应该知道一些业界有名的牛人, 例如: iOS开发唐巧的技术博客
iOS开发者那么多, 早已退出iOS实际编码行列的唐大神, 还被这么供奉着呢?
因为, 他是一个愿意分享的开发者, 他愿意花时间整理, 梳理, 写作, 分享他的经验, 他的博客写的很认真, 即时现在看来有些文章的内容有点旧了
当然, 这些付到后来也并不是白费, 不仅让作者被奉为大牛, 也给自己带来了口碑和提高, 这是后话
你或许会争辩说
我没想要成为大牛啊, 而且就算我想, 我的水平和写作都不好
水平和写作不好, 是一个比较初级的借口了
为什么? 因为没人是天生的高手, 写, 就是了
对于想不想成为大牛, 不是我管的着的, 但是有必要再回头看看上面所述的学习的4个阶段: 记忆 -> 模仿 -> 运用 -> 贯通
模仿 -> 运用, 你需要实践和输出, 而运用 -> 贯通可就更难了
"熟能生巧"这个成语算是告诉了我们一种方法, 而
分享是达到贯通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人们都知道
敢开源的代码都是很优秀的代码, 能分享的文章都是很认真的文章
因为, 分享的过程是一个让你不断审视自己的过程
另外, 不愿意分享的心态, 还可能说明: 你现在的理解还太浅, 没有分享的自信
更多文章, 请支持我的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