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经济地理学思维
作者:刘卫东 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3年1月第1版
购买链接:https://item.jd.com/11720088.html
导言
笔者目前刚刚接触经济地理学,在系统学习这一学科前阅读了相关文献,觉得经济地理学包罗万象,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被运用于许多学术论文之中。但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学习和研究经济地理学需要什么样的思维和研究视角?仅通过论文我无从知晓。在导师的推荐下,刘卫东等10位老师合著的这本《经济地理学思维》让笔者在系统的阅读其他经济地理学专业书籍之前,对经济地理学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思考。
就如刘卫东老师在书中所言:这本书不是一本系统的教科书,也不是关于经济地理应该做什么的宣言,更不是对经济地理学的系统阐述。它只是试图回答,经济地理学思维有什么特点,或者说经济地理学存在哪些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期望能建立一个针对现实世界的“立体”思维能力的框架。
问题向导与解答
第一章问题列表:
1.什么是经济地理?有何独特之处?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4.经济地理关注哪些基本问题?
5.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6.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问题解答:
1.什么是经济地理?有何独特之处?
目前学界对于经济地理学没有明确的定义,不同学者对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解不同:
①彼得·迪肯和彼得·劳埃德(Dicken and Lloyd, 1990)《空间区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经济地理学关注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即经济系统的不同要素位于何处、它们如何联为一体以及经济过程中的空间影响如何。
②在《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中,高登·克拉克(Clark G.L.)、玛瑞安·费尔德曼(Fledman M.P.)和默瑞克·格特勒(Gertler G.L.)给出了一个宽泛的定义:经济地理是一个关注以下问题的学术探索领域,即经济变化背景中的地理范畴和规模经济、这些变化的驱动力以及全球经济变革中地方的作用。
③尼尔·寇(Coe N.M.)、菲利普·凯利(Kelly P.F.)和杨伟聪(Yeung W.C.H)在所著的《当代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没有给出任何定义,但用全书的内容诠释了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的,包括经济空间的动力、经济空间中的行动者以及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经济地理学者所具有的的针对真实世界的“立体”思维模式以及宽广的知识结构是这个学科的独特之处。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相对于经济学中“经济”这一抽象概念,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性和地域性。位于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经济地理学者善于捕捉现实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来研究。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在不同国家或区域,经济活动会展现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也呈现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处在不同时间位置和空间位置的学者,观察到的真实经济活动是不完全一样的。对中国经济地理学者而言,具体研究对象经历了迅速而剧烈的变化。
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对学科的界定和西方学者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中国学者重视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国经济地理学者以人地关系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既与发展阶段有关,也与研究传统有关:
①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很多地区自然环境对发展的约束仍然很强烈,无论是研究“区域”还是研究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都必须思考自然环境的作用;
②中国经济地理学创始人吴传钧曾在20世纪40年代就读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受到当时流行的人地关系学派的熏陶。人地关系的研究传统使中国的经济地理学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纽带和各类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
3.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有如下五个基本概念:①地方;②流;③空间;④尺度;⑤差异。
(1)地方(place)
“地方”一词所指的空间范围可大可小,目前地理学家在使用“地方”这个概念时通常包含三重含义:①地点或区位,即地球表面的一个点;②地方意识,即人们对某个地点的主观感受;③场所,即人们日常交往和活动的场所。从两个方面理解这个概念:①“地方”虽有弹性,但主要是指观察者日常所熟悉的空间范围:既可以相对另一个地方来谈论,也可以在更大背景(如全球和国家)下来谈论;②“地方”表达了经济地理学最更基本的“假设”,即现实世界不是均一的,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性。地方是经济地理学家眼中世界的基本单元。过去三十年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给“地方”带来了巨大冲击——地方不再像以前那样稳定了。于是“地方”被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流动的节点或者“切换点”。地方是全球化导致的相互依赖网络的组成部分,既是流动产生的原因,也是流动产生的结果。
(2)“流”(flow)
“流”这一概念产生的背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在重新塑造世界的组织结构。这个新的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各种“流”占据主导位置,如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流以及人的流动。卡斯特(2001)认为,“流”是社会行动者所处的物理位置之间的一系列有目的、可重复、程式化的交换与互动,它支配着我们的经济、政治和生活过程。事实上,“流”与“地方”难以彻底分割,“流”必然发生在地方之间;在“流”的网络中,“地方”作为节点是地域发展的中心。“流”的概念背后所表达的是,地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
(3)“空间”(space)
对于经济地理学者,“空间”就是眼中世界的存在形式。若干“地方”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空间”。“空间”既是事物的容器,也是事物相互作用后的结果。理解“空间”的关键是事物之间的“距离”和相互联系。“地方”、“流”和“空间”是三个密切关联的基本概念,是经济地理学透视世界的基本工具。
(4)“尺度”(scale)
“尺度”从根本上是观察“视界”的大小。对经济地理学者而言,“尺度”包含全球、大区域(跨国组织,如东盟、欧盟等)、国家、区域、本地、场所等。一个经济现象可以在不同尺度上进行分析和解读,不同尺度上开展的经济活动可以相互影响。
(5)“差异”(difference)
“差异”是经济地理学基本世界观的直接表达,是地方或区域独特性的结果。理解城市或区域之间的差异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驱动力量。与新古典经济学趋同论不同,经济地理学认为差异是持久性的,不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积累方式的必然结果。
4.经济地理关注哪些基本问题?
①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②分布的规律及其支配力量是什么?
③这些活动是怎么跨越不同的地点在空间上组织起来?
④为什么有些活动只发生在特定的地点?
⑤为什么有些活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进行转移?
⑥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调控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
……
5.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1)经济地理学的诞生
一般认为,经济地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期,一些能够说明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事件包括:
①1826年杜能出版《孤立国》,探讨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问题;
②1882年德国地理学者葛茨(Gotz)撰写的《经济地理学的任务》发表;
③1889年英国地理学者乔治·奇泽姆(Chisholm G.G.)出版《商业地理学手册》;
④1893年美国学者拉塞尔·史密斯(Smith R.)出版《工业和商业地理》;
⑤1925年克拉克大学出版学术期刊《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
这些事件表明,至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地理学已经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
(2)二战之前的经济地理学
早期的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某种)商品生产的地理分布和地理贸易,大多使用地图和表格来展现不同国家(特别是殖民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了当时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学界出现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批判,导致了区域主义的产生:
【1】瑞·惠特贝克(Whitbeck R.):经济地理学的分析单元不应该是某种商品,而是一个国家。瑞·惠特贝克和芬奇(Finch V.)合著的《经济地理学》提出:经济地理的核心组织思想是地域差异,应该从农业、矿产、制造业、商业贸易、运输和通信等方面研究一个地区。
【2】理查德·哈特向(Hartshorne R.)在《地理学的性质》一书中把区域研究视角系统化和正统化了。哈特向认为:区域是将各地地理信息集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基本单元。区域本身是独特的,各区域组成要素或许相同,但要素的组合方式是独一无二的。
相比之前的生产和贸易地理研究,区域主义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①重视野外调研,而不是仅仅依靠统计数据;
②重视地方的综合(描述)研究,而不是单一商品的生产和贸易;
③划分区域的拓扑学方法。
早期经济地理学还有两个需要提及的研究脉络:
①区位研究:最初的区位研究可以追溯到杜能的农业区位论20世纪初;后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工业活动的最佳区位,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代表性工作包括: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胡佛区位论(1937)、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1933)和廖什的市场网络理论(1940)等。
这些理论的共同点:研究抽象的世界,最基本的假设是“均质平原”和理性决策。核心思想:生产成本和运费成本的最低化或者利润的最大化。区位论代表着经济地理抽象研究传统的开始。
②人地关系研究:人地关系研究在西方一般很少视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传统,但在中国它需要这样的历史位置。
人地关系研究传统可以追溯到地理环境决定论:
①19世纪中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以弗里德里希·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将“适者生存”的思想引入对人类分布和活动的研究,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的优劣,对人类文明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些论述为殖民地扩张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19世纪后期,主要学派有:或然论(法国白兰士、白吕纳)、景观学派(德国赫特纳、巴沙格)、文化景观学派(美国索尔)等。
这些学派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白兰士认为: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类在创造他们居住地的时候,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2】索尔认为:自然规律不适用于社会群体,人类的发展通过文化转变而发生。
(3)二战后繁荣期的经济地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地理学很快开始了以“计量革命”著称的“第二乐章”。
经济地理学“计量革命”第一枪是由弗雷德·谢弗(Shaeffer F.K., 1953)打响的。《地理学中的例外论》矛头直指哈特向的区域主义学派,认为空间关系才是地理学的真正主题,号召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地理并寻求地理“法则”,而不是进行区域的综合描述。美国早期的先锋人物有:爱德华·乌尔曼(Edward Ullman)和威廉·加里森(William Garrison)以及他们的后辈和学生。他们崇尚逻辑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强调统计学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同时,以艾萨德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忽视空间尺度不满,创立了区域科学,试图将需求、供给、价格等经济要素用区位方程表达出来。“计量革命”或者说“空间科学”使经济地理学从一个研究真实世界的学科转向研究抽象世界。这一方面使得这个学科具备了所谓的科学地位和“预测”能力;但另一方面也是其远离了现实世界。
在计量革命如火如荼的同时,企业(公司)地理的研究也逐渐彰显生命力。二战后的繁荣期,企业迅速扩张,很多企业成为跨国公司,过去以单一部门的单一厂址为研究对象的最佳区位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这一背景下,麦克尼(McNee R)提出了公司地理的概念。目的是使经济地理学仅仅对物的分析转移到对人及社会组织机构的关注上来。
出于对计量模型适用性的反思,还催生了行为地理学的诞生。彼得·古尔德(Peter Gould,1963)将有关不确定性行为的影响引入了经济地理学,认为公司决策人并非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动物”。
(4)激进政治经济学派和“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后期,北美和西欧国家出现了大量衰退区域和结构性问题,实体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关注企业最佳区位和居民点空间秩序的计量研究方法显然不足以解决这些结构性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经济地理学又开启了“新的乐章”:
①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
哈维在《地理学中的解释》提出:地理学家们不善于利用科学方法的神奇力量,这就是科学方法的哲学。《社会公正与城市》打开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对地理学问题进行全新阐释的窗口:之前的研究仅仅关注市场机制(特别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忽视了资本主义阶级关系在塑造地理空间中的作用。强调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相应的社会结构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性(社会—空间辩证法);同时,也重视国家机器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②朵润·马西(Doreen Massey)重视地方的作用,带动“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1984年,马西在《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提出:虽然阶级和性别在理解空间经济作用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的影响和政治意义通常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理和历史环境的显著差异。
如果说马西对地方的关注仅仅是“新区域主义”的序曲,那么主旋律则来自学者们对那些在普遍萧条中取得令人瞩目经济成就的地区研究:如美国“硅谷”;美国128号公路沿线;“第三意大利”;大伦敦地区、日本等
这些研究议题不再是描述和归纳地方发展特点,而是从理论上探究地方发展的动力机制。推动了经济地理学的蓬勃发展:
①意大利学派的“产业氛围”和“制度厚度”;
②加利福尼亚学派的“垂直非一体化”、“不可交易性相互依赖”和“地方劳动力市场”;
③欧洲创新环境学派“区域创新系统”;
④演化经济地理学派“路径依赖”
……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研究脉络: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伴随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及其带来的大范围全球性产业转移,经济地理学家很快将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尺度上升到全球尺度,为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空间维度做出了贡献。
(5)“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
经济地理学家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各种研究“转向”(特别是制度和文化转向)成为新经济地理学。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地理空间概念引入经济学,开展一系列空间经济分析工作:一方面让一些经济地理学者重拾利用抽象数学模型解决地理空间问题的信心;另一方面,克鲁格曼等学者毕竟比计量革命时代和艾萨德时代向前迈进了一步,特别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引入。
在经济学家将空间概念引入经济的同时,社会科学的学者则对“经济”本身产生了质疑。这导致经济地理学研究出现了“文化和制度转向”,即对“经济”的重新理解:
【1】格兰诺威特(Granovetter, 1985)提出嵌入型,即“经济活动融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
【2】彼得·迪肯和奈卓·史瑞夫特(Dicken and Thrift, 1992)把“嵌入”概念引入了经济地理学研究,使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融入文化、社会和制度背景之中,并从中获得新的研究内涵与发展方向。
在这些转向背后是广泛而深入的全球社会经济变革。理解和解释全球化过程之中不同地区经济活动持久的差异性(即经济的多元性),需要摆脱传统的思维框架。
6.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有一些学者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但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存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量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和生产力布局对经济地理学知识产生了巨大需求:经济地理学者广泛参与了地区综合考察、铁路选线、工厂选址、工业基地规划、农业区划等工作。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地理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一方面,在国土开发和规划、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领域成为研究主力,所创造的理论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点—轴”系统等空间结构理论成为国家和地方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剧烈变革也催生出不少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乡镇企业研究和外资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最近的农区地理与农户区位研究等。
整体而言,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①“综合”导向,即重视与自然科学分支的交叉(如自然地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
②“规划”导向,即各种尺度的空间规划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
③明显的“区域主义”,即将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作为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④模拟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倾向。
本章回顾与问题总结
第一章对经济地理学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主要讨论的是这个学科让人困惑之处。后面几章分别讨论区位、差异、空间结构、地区间相互作用、尺度相互依赖等六个基本研究视角以及经济地理学的空间管理思想。最后一章,我们将讨论经济地理学在“学以致知”和“经世致用”上的关系,指出这个学科实际上是或者力图成为“知行合一”的一门学问。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第一章的6个问题:
1.什么是经济地理?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4.经济地理关注哪些基本问题?
5.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6.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你能不回头看上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向他人阐述么?
笔者言:
笔者认为,学术小白在阅读学术书籍时,读书笔记应以内容的重点输入和想法的简单输出为主。因为在学术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还未能深入了解一门学科或领域,很多想法和问题是十分不成熟的,此时我们应尽量较少地发表个人粗浅和幼稚的见解。而是通过大量和广泛地阅读该领域经典著作与文献,围绕问题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科发展历程与思想争辩之后,再慎重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慎重地提出观点”不代表在阅读时不需思考。相反,我们在阅读时需要通过积极思考去提升自己的理解深度,思考就是不断否定和扬弃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自我否定中取得进步。随着阅读量的增长和思考的深入,我们在不同阶段会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见解,我们要心存谦虚与敬畏,避免进入个人独断、自视甚高的思维误区,才能收获知识与真理。
基于此,笔者想通过读书笔记,将所读书籍的每章内容围绕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从而让读者对书籍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日后深入思考奠定知识基础。
此类读书笔记由如下部分组成:
【书籍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信息、正版书籍购买链接;
【导言】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书籍的推荐理由;
【问题向导与解答】围绕问题对内容进行记忆与理解;
【本章总结与问题回顾】总结本章内容,重新列出开头的本章问题,帮助读者温故知新。
读书笔记内容是笔者在阅读过程汇总的随手记录和总结,仅以学习交流为目的与大家分享。如果您觉得此书值得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文中也附上了正版书籍的购买链接(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链接),按需购买。各大高校图书馆相信也有大量数目可供借阅。
最后,如果您对读书笔记专栏或者公众号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想了解更多信息,也可关注公众号(从零开始的学术生活,微信号:economics_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