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一切喧嚣过后,本想写一段痛斥简书扣押我今天在大号关于“中国公知”那些见解文字,可才到小号庭前,却突然邂逅了故交文友莺歌燕舞在我简书私信写来的四块洋洋洒洒的真情文字,我被震撼的同时,在我内心留下更多的却是感动。
忆起曾经,偌大的一个社群,在那一段以文会友的宝贵时光里。让我邂逅相识了花花、莺歌燕舞、李良生和邱晓雨四位感情挚友,大浪淘沙,是何其的有幸。
同声相近,同气相求。呦呦鹿鸣,寻其友声。我与她们这四朵,在现实生活重压下依旧各自坚强盛开花儿,就是在各自不同的生活节律之沉沉浮浮变数不断的分分合合中,一路走到了今天。
我从莺歌燕舞的来信中,读出了孤独,怀旧和思念,这便是每个人毕生都在茫茫人海之中苦苦追寻的那种人间真情。我曾经寻求了那么久,今天终于收获了它。
我想,一直压抑在我内心里的这份挣扎与苦痛,今天,终于找到了被长久有意压制的一个出口。这断非轻描淡写的几句私信回复就可以注解平复的。更何况,面对真情,投桃报李,这一直都是我的成全之法和交友之道,不能不为。
今天让我感受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我们用长久的文字相交之中,我收获了一个可以说明和彰显以文载道的一个深深的真情二字。
其实,我也是个深情怀旧的人。真是因为曾经在一个集体中来了一个个性不羁的我,才让那个曾经平静却又非常一言堂的空间风云乍起乱云飞渡起来。也因为我的那份执念,让那片竹林七贤惯于空泛清谈的窠臼所在几乎倾覆瓦解。自己当时却无知到只凭着一腔的戾气使然,全然忘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几个真切文字。
出群过后,静下心来。自己时常在想,人,其实就是一处既虚空又真实存在,白马过隙,不过百年。执意而为,又有什么可争的呢?过后想来,自己所做的又是多么可笑的一件蠢事?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初秦始皇。
记得世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多么伟大的作家,也不过就是在书写他个人的片面”。虽然我们都不是作家,而是一位平凡的书者。但你是,我是,大家都是。
从那以后,我决定远离那块充满争议的是非之地。我更不想因为我的存在,让几位处在一种二选其一进退两难的难处境地。让自己还继续不知进退,继续在这种可笑的行为中做一个饱受争议的人。我真心地想给自己换一种全新且自在的活法。
再有一重考虑🤔就是,古来在人与人之间就有一句“近则不逊,远则怨”的说法,我想其间自会有它的一番道理存在。
还有一句话叫做“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其实,我对几位花儿的深切挂怀有何尝不是?我只是想亲身做一种理论的验证,故意把这些深重的情意压制下来,让自己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沉静下来,把一切的纷争和困扰,留给时间,留给将来,来给我答案。
再过后的这段沉寂中,我又何尝忘记?周老师以文殉道的那份执着。莺歌燕舞曾深夜不眠,帮我修改在谈写作的投稿作业。向阳花在面临那么多按下葫芦又浮起了瓢的娃儿们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还能不舍昼夜,为我们这一段时光,用她生花的妙笔写下了长达二十四集《简书风云录》,那么多可以追溯记忆的文字。
在那里,承载了我们五个人太多太多的离奇过往,不朽的追忆。
虽然向阳花现已将它悉数尘封,但其中每一个场景和经历,都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在内心里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如果,把我们这个小集体看成是一个小宇宙。那么在这五个人当中,李良生和邱晓雨就真实地代表了这个宇宙的两极。李良生的坚韧平实,深情如水。邱晓雨的敢作敢为敢爱敢恨不作雕饰的真切性情。都是我所望尘莫及的。
在这其中,李良生的朴实真情,上善若水,更难得的是她能一以贯之地保持深水静流,与世无争,在重压在身的生活中,奋力支撑,在理想与现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里,寻找契合,捕捉灵感,虚实切换。
她可以在疫情那么疯狂肆虐的情况下,还能坚持白天马不停蹄到工厂做了那么多的N95口罩,晚间还要为全家烧制吃食,面对满地乱跑的娃儿,还要用自己极为有限的平静写文,为文友大气打赏,这份厚重的情怀不是一般的女人所能够支撑做到的。她却能。他可以说,就是我们“中国妇女”不屈不挠的杰出代表。
邱晓雨,更是本事能量不可小觑,她可以凭着她“千里眼顺风耳”的绝世神功,把自己长袖善舞的功力在简书和各大社群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自己变成一个可以在简书江湖上呼风唤雨手眼通天的人。晓雨不小,在简书,她就是神一般的客观存在。
千变万化,不离其宗。沙鸥翔集,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尽管说千道万,可我们这个一直都在同气连枝的能走在一起,我们之间的胶结材料,毕竟还是万难离不开一个文章写字。
人总有青春韶华的一段。物总有春去秋来卸去妆容的那一天。我们都是走在这一路上寻找自己内心的丢失和未来世界的那个人。
正因为如此,我才要留一段时空给身边最好的朋友,让我们彼此在精神上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自主,而不是总在牵连和桎梏。给大家,给各自一种充分的放松。去找寻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思考自己,思想变幻不定的一切,达成自己所愿。我想这也是对身边挚友最好的尊重。
我们之间,山海虽远,也未曾谋面,但在简书,我们却能鸡犬相闻。
每个人的文章,其实就是一道门楣,每天从你门前走过的人多了,甚至可以说比给你点赞留评的人数还要多。不点赞,不评论,并不代表没有看。
因为,观察,也是看的一种,属于同样在一直关注你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一朝成名满天下,也曾门前车马稀。门前清冷,只能说明自己目前文章的功力尚且不够。没有别的注解。
真到盛极一时,或誉谤集身。恐怕你的文章脚下就将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这一点,诺奖得主莫言和东京奥运会新科跳水冠军全红婵在这一点上的体会最为深切。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所难,各自的空间,各自的出口。不要孤注一掷,更不能困守围城。试(适)行则行,当变则变。
毕竟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再好的朋友,真正的朋友,都会给自己真正的朋友在本已稀缺的时间上让路,这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朋友之间的最大成全。
曾有人说,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从事实来说,我笃信这句话。
每个人,都在倒计时的路上拼命和抗争,世界的一切仿佛都在变。
我在这一段沉寂里的观察当中知道,若论我一直思念的那几朵花儿,最善变的当属向阳花、莺歌燕舞和邱晓雨三位了。
莺歌燕舞、向阳花和邱晓雨,若是没有网名坚定支撑佐证,头像已经变得近乎让我认不出。好在她们这三朵花儿网名没变,对文字的那种热爱没有变。
出现变化的莺歌燕舞和向阳花,她们做了另一种选择和尝试,都花了真金白银报了市面上那些满是噱头令人目不暇接的写作培训班。
若用莫言先生的一句总结语录概括的话,“人都是活的半人半鬼中间”,可这世间,又有谁能做到?哪一个培训班能倾其所?能真的就在收到你学费以后能传授给你一本关于写作心法的《九阴真经》?又有哪一个不是想打出一个美丽无比的噱头,请君入瓮,再来想割的韭菜呢?
这个看来也只有天地良心才能知道。
这个世间,欲望在汹涌,时光在倒流,记忆在斑驳。但这其中只有李良生和我的头像网名始终没有变。唯有我与这四朵依然鲜活地开在时光中的花儿对文字的那份坚守和初心没有变。老去的是岁月的容颜,赢得的是真情永在。
我真的希望能有那么一天,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由我做东,摆上一桌。我们能大家见面,南腔北调,一如既往,共叙(续)我们对文字的理解,人生的慨叹,有趣的前缘。
最后,衷心地祝福我心中那几朵真情生动的花儿,开得顽强,活的精彩,开得灿烂,每家每户,都是满满的春意、健康和吉祥。
【另附】感谢莺歌燕舞等几位花儿一直以来的相知、容纳和关照。我自单飞以来,相比以前沉静了很多。但对各位的挂怀、感激和思念一直都在。
莺歌燕舞说得不错,我确实做了外公,增添很多的写作灵感不说,更增添了很多生活的情趣的快乐。
下面有几张她们一家和那女娃儿的照片,到12月22号就要两周岁了,请大家欣赏答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