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
昨晚张总突来电话,说五一什么安排,我调侃了句说“今天来问我五一计划怕是有点晚了“。他个性有点耿直,敏感(黑一波),听我这么一说遂有点不自在,以为我只是想推辞、搪塞他,想立马挂了电话。我连忙解释到,我们4号去西湖群山走走吧,约了好久都没有去成,就等你了,他满口答应,一次自虐的爬山行程就这样开始了。
行程
他是3号晚上火车从上海赶过来,一路奔波,大概9点才到我在杭州蜗居的地方,带他吃了点夜宵,买了点次日爬山的吃食。说来也好久不见了,这次难得一聚,不免多聊了一些,感叹生活艰苦,仍需努力,回过神来已是夜深,便都睡去了。
早上六点半被闹钟吵醒,洗漱好背上行囊便出发了,本次的起点是老和云起。在路边吃了个葱油拌面,之后半小时的公交一会也就到了。我们其实也不是很认路的,虽说目标是九溪十八涧,但是山上的野路子多得很,要不走弯路到那里,我也是心里没底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老何云起这边有一大堆徒步、登山爱好者,早早就有很多三五成群地在门口集合了,也刚好有个老师傅说有没有一起的,我们组了个team,感觉有了方向。初看行装,老师傅应该是个老徒步了,在后面的一路攀谈中也验证了我们的观点,老师傅确实是个十足的徒步爱好者,每年都会参加杭马、毅行之类的活动,西湖群山么经常走的。欢声笑语中,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已经超过了好几个比我们早出发的”小团队“。这次群山之旅最意外的可能还是第一次看到一只驮运的马队,刚开始只是见到一只,后面陆续往前走,2只、3只,到最后的一群,大概有十五六只的样子。老师傅见了也连忙拿起手机不停地咔嚓咔嚓拍了起来。
看到老师傅本尊肯定会有同学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为什么老师傅穿得跟女装大佬一样,还有丝袜护腿?为什么老师傅背的是个女子马拉松的背包?能产生这些疑问的同学说明你的观察能力很强,但是这些问题我回答不了你,因为我也不敢问啊!继续走着,应该是过了北高峰上了一个很陡的一个陂之后来到一个亭子,歇了歇脚。老师傅说要帮我们两个小伙子拍个照,我们从了。
有一说一,老师傅的拍照水平还是可以的。
接下来就是埋头硬刚了,从老和云起这里一路上要翻过很多山,所以行程基本上就是上完一座山立马就是下山,且陂路陡峭,很费力。幸好只是刚开始,还有点体力。但是,走了大概4个小时之后,情况并不乐观,这出奇的36度高温下,我备用的1.5L矿泉水已经见底了,再走下去应该不是累死就是渴死,而朋友他已经是体力不支了,见一棵树就想靠,下坡路对他来说已经是膝盖磨损器了。再者也是老师傅突然发现野路子走错了,本想是要经过十里琅珰的,没想走了一条下到小牙坞的路。几个人讨论了下,还是决定先下山,补点水在看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那时候正值中午一点。下到小牙坞就是已公交站,也有几个守卫在,刚好看到他们身边有一箱水,想买几瓶,无奈工作人员坚持需要保证他们的饮水。只好往下走几里路去到超市买了好几瓶水,一路的茶馆,餐厅,虽是夏署天,吃饭的人还是黑压压,喧闹声一片。稍作休整,补了6瓶水,还是决定坚持上路,刚好小店后面就有上十里琅珰的路,三人拾阶而上。
我一直认为西湖群山这条路线,十里琅珰风景是最好的,有梯田茶园,有雕粱画亭,有蜿蜒石路等等之类,每次群山之行,十里琅珰也是必行之路。本来这次的目的之一也是想在这里重拍一张我在几年前拍的自认为得意的景,在朋友圈发一个”see you, again“装个X,无奈刚好错过那个景,这个X是装不了了。不过也随手拍了一张类似的照片,虽不及当初,但至少有了心中”亭子“的元素,还算可以,各有风味。
十里琅珰的终点,大概就是五云山了。山顶很空旷,有一个院子,里面是小卖部,外围坐着很多人,都是将这里作为一个歇脚点。五云山确实是一个四通八达的中转站,有很多选择,记忆犹新的是上次我们就在这里上下两次,迷了方向,最后还是错下到了之江路。五云山上标志性的风景无疑是那棵有着1500年历史的古银杏了,周边围栏上挂满了红丝带,每条丝带上都写着小小的期盼,我好奇地摘抄了其中一段:
这次有老师傅带着我们走了左边一条几乎不易察觉的野路下去,听说这是去九溪的路。一直的下山路,穿过不知道有多少棵树,踩了不知道多少个土坑,也滑了好几次,总算到了九溪。见到九溪的样子,其实还是挺失落的,因为这个时候小溪里面已经完全干涸了,用水落石出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带着失落的心情继续往前走,因为老师傅的目标是吴山广场,越过溪流,来到一个亭子,稍作休整。又准备出发的时候,张总说不行了,走不动了,就在这里结束行程吧,在老师傅的几番诱导下也没有改变他的想法,老师傅只好在这里与我们作别,独自往吴山去了。两个人就在亭子里歇了半天,恰巧有位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在亭子里做着今天登山感言,觉得有趣,又多看了会。每每看到小朋友都会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如果我当时处在他们的环境中我应该是怎样子,还有家长也要分享自己的感言,又联想到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孩可能也会带着他们出来爬山,做登山分享,不禁想多了。
结尾
走出九溪,今天的群山之行也就到这了,打了辆车去对面的滨江吃个饭,司机老哥说,现在的年轻人能向你们这样三十多度爬个20公里的山已经不多了。他可能不知道,我们都是快三十的大叔了。
点了点龙虾,喝了点小酒,吹了会儿牛逼,要送张总回上海了,就此道别,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