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选择市场细分?

第四章 用户战略

一家企业的用户战略究竟应该是怎样?

如何正确的选择市场细分?

本篇介绍,锁定终身用户的“大鲸”规律。


书名:《无条件增长》

章节:第四章:用户战略

分类:企业管理

本期主题:企业的用户管理与经营

写在前面:

读书,最关键的的其实是“学以致用”,学到的东西,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才是读书的最好用处。

而本书讲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打造“高质量”产品。

应用于我自己则是:对应当下的“产品”而言,就是每篇文章的质量。

以期望文中的一些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用户细分:选对鱼塘,事半功倍

大鲸规律:是经过各大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的长期研究,发现的一个核心规律。

大鲸

这个规律蕴含着两个是小的方法:

一个是用户细分;

一个是用户分类。


1只做有价值的用户

如果我们把市场比喻成一个个鱼塘,把用户比喻成一条条鱼,那么用户细分,就是要学会如何选对的鱼塘。

一般来说,随着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市场会被区分为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而这种现象的出现,自然跟用户的两极分化有关。

而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不少年产值低于1亿元的企业都倾向于选择大众市场。选择的原因不一而足:大众市场用户多、门槛低、人力、技术配置相对较低...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国内和国外的情况大致一样。但结果却是,90%的民营企业都去选择大众市场的时候,最终却是九死一伤。

假设细分的市场是一个个鱼塘,那么出现这种状况,只能说明他们选错了鱼塘。这些看似合乎逻辑的选择,其实都不合乎逻辑。

个人观点

其实按照《定位》的观点来看,这种大众市场和高端市场,分类方面还差的很远。

定位需要的是,把行业细分到某一批人,专注做某一批人的市场定位,然后做对应的产品定位。

这个细分,可以具体到某个痛点,也可以是某个标签。类似“怕上火,喝王老吉”和主打安全标签的沃尔沃汽车。

民营企业的思维出现的逻辑误区,是因为他们没有符合商业逻辑的古老法则:企业只为一小部分用户服务;

而即便是广为人知的可口可乐,也只是为一小部分人服务——并不是所有人都喝可乐,即便可乐到处都存在。

因此,我们的思维观念,必须转变为:只经营有价值的用户。

2.格子圈养法

如何能够在大众市场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用户?我们可以用格子圈养法。

格子圈养法是指:企业必须对自己锁定的市场进行细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并不是去海里捞鱼,也不是撒网捕鱼,而是先根据自己锁定的市场,用一个个格子,将其圈起来,然后再到这些格子里去捕鱼。

规模越小的、竞争力越弱的企业,就越应该细分用户,进行差异化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各种资源才够用,我们的优势才会突出,才更有利于我们占领市场。

更进一步,即便我们已经聚焦于某一领域的细分市场,我们还是需要继续对市场进行细分。因为根据二八定律,20%的用户,贡献了80%以上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对有价值的用户进行细分,锁定那些小部分的用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创新,做出差异化的特色。

用户分类:钓对大鱼,绰绰有余。

在对市场进行了精准细分之后,我们还要学会将用户分类管理。

1大鲸战略

大鲸

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用户,根据为我们创造的价值的大小,分为A、B、C、D四类;

A:愿意花高价钱,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称为大鲸。

B:可以接受中等价位的产品,在消费数量上也可以达到中等水平:称为海豚。

C:购买量大,但对价格十分敏感的群体:称为鲨鱼。

D:要求价格低,而且购买量也不大:称为小鱼。

个人观点

这个有点类似于销售人员在针对销售群体时的处理。对对应客户的数据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划分级别;

以前做电销兼职的时候,就是根据通话情况进行初步的ABCD的筛选的。

在分类之后,同样要做的,就是成本的预算——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

举例:拥有1000条小鱼的业绩,表面上来看,似乎创造了业绩,但实际上,等到财务报表的计算,可能最后,已经严重亏损了。

因此,企业应该转换思路,去思考如何才能让投入的成本变得更有价值。而具体的应对方法,就是学会将用户分类管理。

对A:要上升到公司的战略高度去维护与他们的关系,而不能仅仅只靠某个销售人员个人的努力。

对B:分为两步走,先对所有的海豚进行再次的细分,同样分成A,B,C三类,然后锁定A类的海豚。并将其交给老员工去经营。同时必须舍弃B、C两类海豚用户。

对C:建议是舍弃。原因是市场上,“鲨鱼用户”往往是行业中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他们的购买量虽然大,但是议价能力很强,容易给供应商带来风险。因此如果有AB两类用户,可以舍弃,如果没有,则可以当做一个机会。

对D:可以让一些新员工去做,作为锻炼,但不会让老员工去花费精力。

2钓大鱼的六大措施

如何经营大鲸用户呢?

六个层面:

一把手工程

精兵强将

尖刀+鲸

政策倾斜

机制调整

关系+专业

一把手工程:企业在首次面对大鲸用户时,就必须从战略层面上重视,并将公司的大量资源用在经营大鲸用户上;(更像是企业的规模,对于这个产品的资金投入,以及本身的支付能力的考虑);

精兵强将:通过成立“大客户部”,调集精兵强将,与其他对手进行竞争。部门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建立流程机制,对大鲸用户进行锁定和追踪。这一招,在广告行业屡见不鲜。

尖刀+鲸:拥有令大鲸客户信服的尖刀产品,才是真正能够赢得客户的关键。

政策倾斜: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想办法“收买”这部分用户。例如:免费提供更高待遇的贵宾房,贵宾卡等。

机制调整:这里的机制指的是绩效机制。普通的机制已经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提供更高的“高底薪+高提成”,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关系+专业:因为有好的作品和产品作为案例,靠着这个行业的大鲸用户,拓展出行业内的其他潜在的大鲸,形成这个专业的大鲸圈。

将普通用户变成终身用户

用户战略的最高境界就是将普通用户变成终身用户。企业虽然有了大鲸用户,但却无法保证用户不会流失。

从两个数据可以来判断:一是重复购买率,二是客户转介绍率;

而一项数据表明,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老客户成本的5倍;一家公司差不多有25%-75%的利润都是老客户带来的;

如何做到实现高复购率和客户转介绍率?

通过1+3模式;

1,指的是忠诚度,3,指的是关键模型、关键接触、关键动作。

忠诚度上,主要是从产品的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和超出期望值。其中产品的知名度来自广告宣传和超出预期的产品,品牌的美誉度来自客户的满意度。

关键模型:企业想要锁定终身用户,必须拥有一个逻辑模型。从满足用户需求,到用户购买产品,再到重复购买产品,最后是产品转介绍。

关键接触:我们的产品必须要能够打动用户;

关键动作:在实现了产品的额重复购买和转介绍之后,如何才能使这个过程循环往复。这个关键在于——每日精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