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作家笔记》中有一段关于印度的笔记,写他们在丛林中遇见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那只孔雀展开它美丽的尾巴,带着一丝骄傲走在空寂的丛林里,步态从容。毛姆感动极了,此时他的同伴要来了枪,准备射死这只孔雀。毛姆说,那一刻我的心跳骤然停顿了,真希望他的枪法没有那么准,然而并不是。晚上,我们吃了一顿美味的孔雀胸脯肉,这在食物匮乏的印度,无异于是一顿美味大餐……读完了,我的心跳也霎时漏掉几拍,这个结尾实在回味无穷,我一时竟然无法跳脱出来。
这两天新闻很多,最引人眼球的莫过于“中国儿童遭跨国团伙弄残囚禁并拐带至马来西亚行乞”的新闻了。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网上也曾爆过类似新闻,儿童被拐带弄残乞讨,记得当时有段时间人心惶惶,可普通群众除了一时义愤填膺外似乎也没什么办法~~
◆◆◆◆◆◆
昨天接Alex放学经过一个广场,快穿过去时听见路边传来嘈杂的音乐声,音乐来自一位席地而坐的中年妇女,她穿着破旧的衣衫,旁边地板上躺着个脏到看不清面孔的小孩,俩人面前摆了张写满字的纸和一个装了几块硬币的不锈钢盆。路过的行人全都目不斜视地快步走过,她面无表情自顾自地坐在那里发呆。Alex扫了几眼拉着我走过她们,没有问一句话也没有说一个字。这不是没有同情心,只是套路太多,人们的同情已经被耗尽了。
以前偶尔会在地铁站或热闹的广场看到带着吉他、萨克斯卖艺的人,这种情况Alex会主动拿钱去投在他们面前的琴盒里。记得有一次去重庆,在洪崖洞眺望着美丽的江景,耳边传来悦耳的歌声,原来是一位流浪歌手。Alex拿出小钱包,想要去给他钱。他说:他唱的太好听了,我给他十元好不好?当然好,这是他应得的。作为孩子的你,在感受到美的同时,应该也会有别样的收获吧。
▲▼▲▼▲▼
在《聊斋志异》读到两则故事--
《义鼠》描述了动物之间的感情和忠诚:两只钻出鼠洞的鼠遇见了蛇,其中之一被蛇吞吃,另一只鼠则怒目而视,乘蛇进洞不备攻而袭之,如是者数次。蛇无奈,游至袭击它的鼠前吐出死鼠。活鼠视其同类嗅闻后状若悼息,最后衔之而去。
《小人》则讲述了康熙年间的一桩拐带儿童事件。一名读书童子放学遇有奇术的艺人,被其惑住更用药将其变小,装入瓮中,四处卖艺,幸而县令明察终审出真相,杖杀艺人……虽是两桩小故事,结合上面新闻,却觉得这辛辣地嘲讽,似乎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原文随附在后)
义鼠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小人
清康熙年间,有艺人携一瓮,瓮藏小人,长约尺许。投以钱,则启盖令小人出,唱曲而退。至掖,掖令索瓮入署,细审小人出处。初不敢言。令固诘之,方自述其乡与族。盖读书童子,一日自塾中归,路遇艺人,为其迷,复投以药,四肢遂暴缩。彼遂携之,以为戏具。令怒,杖杀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