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众生相
世界与自我是两个破碎的整体。无法安宁,既源于世界这个外部,也来源于自我的内部。一方若有动摇,则两方都无法平衡。在如此动荡的现今社会,世界上每过一秒,某个角落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人必须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全力集中精神,以应对这瞬息万变的生活风云。这时候的人心只是风中飘零的枯叶,不知归宿于何处,世间竟无有一处栖息的角落,能使人有片刻安宁。
而我们对自我的完美也执着到某种痴迷变态的程度。情感,事业,生活,家庭,人际关系与为人处世,在尽量维持如此完美的一个形象同时,还要让自己显得神通广大,博览群书,阅历丰富。这点希望不尽人意时,又在内心里催生出无尽的倦怠与绝望。直到最后,再也不能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美好的一切。
我们的人生总是边失去边拥有。可即使有这种觉悟,却无法释怀,坦荡地向前走去接受光明。反而总在过去的失败或是成功里品尝回味那过时的新鲜感。每一个看似沉醉于过去的人,都有着被未来不确定感支配的恐惧。所以我们得硬着头皮往前走,稍微一个停留就会将我们永久地抛弃在这种假象的舒适区里。
二. 无限放大的自我悲剧
我从去年8月份失业到现在。加之今年疫情,使得我无法和更多的陌生人接触。毫不夸张的说,我已将近一年多没有社交了,没有和朋友去逛街吃饭,甚至和家人一天说话也不超过20句。我的活动范围只是家里的办公桌,唯一的工作是维持我们工作室的公众号内容更新,而因为脑子严重迟钝,没有激情与创作灵感,写出来的东西口语化句式甚多。
最难过的是我失去了经济来源,谈起钱是痛苦的。我甚至开始觉得和男朋友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为他对我不再经常买零食,不再主动买下我曾提到过喜欢的东西而赌气,他居然不当一回事地笑我像个孩子。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因为无法经济独立才会有如此想法。说不定此刻,他心里也正在贬低我的价值。
我不是突然才觉得我这么惨。其实从上大学起我总是有如此贬低自我价值的倾向,潜意识里应该是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生活,否则我不会如此沉沦在这样悲观消极的磁场中。大学里我曾经是教师们重点培养的口语大赛对象,也曾经假装很积极地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担任副团长。也许我也开心过,但不愿承认,无论做什么我都觉得非常难,而每一次我都会失败,半途而废。虽然我知道只有坚持,才是唯一能获取回报的途径。
我会走出来,但很快地又会回去那种状态。我感觉我的心被狠狠地摔到沼泽里,它不断地陷进去,看不出还有一点鲜红的生命的特征。照着我这样的情绪状态,我可以说个三天三夜,没完没了地絮絮叨叨。我不会选择和任何人倾诉,因为只有两点结果:要么他人劝我调整好心态,要么浪费他人的时间。前者于我而言没有任何作用,因为我自己不愿意走出来,后者于我而言,却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么糟糕的我是如何走过这十年的。从初中到大学毕业直到出来工作的后三年。我断断续续地写作,读书,看电影,不断接近内心去渴求有意义的真理。却还是被小红书或者抖音里那些炫耀着美好生活的视频顿时击败。我是如此地脆弱不堪吗?我曾经认真的生活过吗?认真舒适地享受过当下吗?认真地感受过爱吗?对生活有敬重感吗?不,我甚至不渴望任何一种能让我提升幸福感的东西。那些被爱簇拥的温暖,被美食萦绕的满足,被服装护肤品彩妆品等包围的优越感,我原以为这是无欲无求,但这不过是一种我无能为力,深深的挫败与自嘲。
三. 自我生命体系的崩塌
纵观每个人的一生,时时刻刻要接受这来自地狱般对自我心灵无情的摧残。无论怎么过,人的一生都似乎有所缺憾。只看到完美的,那么会惹人自大,只看到残缺,人也会随其堕落。我是个失败者吗?不是。我还没绝望到去与任何的一切断绝关系。
因为我在寻找答案。使自己与自己和解的答案。以前我会阅读心理学书籍,以为揪出本质原因就是对自我的释怀。当了解过后不过只是无限地吁叹与悲悯,真的悲惨不过都是事出有因。但我知道这些答案好像也做不了任何事情,找不到出口,如何去改变。并不是所有现成的人生答案,我们都能够用得上,有些适合自己,有些并不是。
我试着早睡早起,练习瑜伽,保持一日三餐的良好习惯,试着坚持自己的爱好;试着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试着与朋友们保持联系等等,但这些习惯依然无法控制我情绪的起伏,无法控制我再度陷入自卑,躲回自己的世界里去。我不想去伤害任何人,我也没有能力爱他们。
还有一个内部原因,那就是我每天都在熬夜,是内分泌失调影响了我整体的身体机能。我无比地乏力,焦虑,站起来便困乏,想要倒下去继续在梦境里安稳度日。
现在我的问题就在于,我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态,而不是在于对接受新生活的无能。心的疲乏,导致人整体的惆怅。像被塞满了泡沫块的木偶体,可以在海面上无止境地漂流。
于是这一次,我又找到了一种办法,并且我希望这是能够终结我恶性循环的最后一个办法。
那就是冥想。
四. 越能坦荡面对自我的不堪,越接近救赎
冥想不是宗教也不是邪教。它是接近禅意的一种修行方式,人人皆可,处处皆可,即使只是一个角落。以前我看不懂冥想,觉得打坐甚是无聊,腰背无法挺直,呵欠连天。现在才知道冥想有多大的吸引力。
冥想是静下心来深呼吸,不断地感知自己内心并不断地接受一切情绪起伏。冥想让我如同一个旁观者去观察自己的存在,接受所有的不完美甚至过去不满的种种。是关于释怀,回归,原谅与放下,让我看到内在那个焦虑不安的自己,让我的情绪被呼吸携带出去,直到内里剩下永久的平和。
我学习冥想后,我认为我现在没有过去那么糟糕了,哦,不,应该说我需要接受糟糕的过去,那是我生命一部分原始的样子。小说《这也会过去》里有一句话:“我不否认任何爱和任何伤痛,否认他们就像在否认我自己”。我不想急着否定,也不会刻意去想是否该否定。我的呼吸与大脑变得轻盈,我能冷静地看着我遭遇情绪突击时,狼狈的样子和那些糟糕的想法,然后靠着呼吸温柔地回到平静的时刻。我可以开始想象到许多美丽温柔又坚强的事物。光芒,大树,水流,丝滑的绸缎甚至是静谧明亮的夜空。一切象征平和的画面,这便是能够与自己和平相处的象征。
冥想用来面对自我的辅助工具。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对自己抱有某种极端的罪恶感。多多少少都有想法掠过脑海,但并未曾去深究,甚至会鄙夷,唾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每个人总无意识地在逃避自我。比如对异性抱有的幻想,对爱情的向往或是对婚姻生活的恐惧,对死亡的不安等想法产生的强烈情绪都会让我们羞于继续想下去。
可只有一个人越走进自我,勇于接纳自我,才能够体会到人生中的贪、嗔、痴、慢、疑。因为敢于感知,所以才敢说自己懂得。能够平和地与自己相处(内部),便能够与世间众生和谐地相处(外部),才得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完整的宇宙。
五. 最有效治愈就是允许情绪起伏
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还陷在秩序混沌的内心里,却依然想要挣脱的状态。我想请你静下心来,不要想着健身,不要想着学习,不要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其实这种状态已经不适合去做任何事情。允许情绪起伏,允许接纳这个阶段的失败与不堪。木心先生有句诗词: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所以,无论我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海啸翻涌,都要暂时关闭它,去放下它。
可以找时间放空,放上一段冥想音乐。去扫描自己的身体,去感知哪些部位过于紧张或乏力,接着将每个部位都放松。
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苗,在太阳的温暖下逐渐成长起来,枝丫也逐渐伸长,长出叶子。小树苗的根系越渐发达,能够伸展到远方去汲取水分与养分。之后树苗到了中年时期,郁郁葱葱,它可以自己制造氧气,它的根系将会与土里无数条的未知根系纠缠在一起,扎根在土里,直到它能够紧紧地与土地相连。接着大树的周围散发着光芒,这是它中年的辉煌时期,有许多路人喜欢到树下乘凉,然后又会起身上路。而这棵树,将会越来越茁壮。
就是这样简单地想象,但却涵盖着许多象征性意义。
太阳意味着无条件的爱,意味着我们接受着来自周边所有人的爱与我们所回报出的爱,根系意味着我们能够独当一面的能力;其它未知的根系与路人代表着你这一生将会吸引无数人与你相遇,却又会分道扬镳;而这棵大树,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会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能独当一面。
我们需要平和,才不被混乱的外界扰乱心静。通过不断想象给予自己安稳轻松的心态暗示,内心会逐渐习惯这种思考方式。直到完全习惯了,才可以专注地去思考其它问题,才能舒坦地愿意放下与原谅。冥想就如同健身一样,不过是种静态的大脑运动。
一开始打坐闭眼冥想,状态百出。总是不断分神想睡觉,甚至还想看手机。但这些都说明了一点,我们的作息没有调整好,饮食方面也是暴饮暴食,过度地挥霍自己年轻的身体资源都是我们不自爱的表现。这个社会节奏这么疯狂,如果我们能够做好这几点,我们生活的节奏效率会越来越轻盈。甚至身体机能也会慢慢地恢复过来,面对危急情况人心也能泰然自若。
我们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提前感知一切,也可以在构建平和的生命之时,时刻与自己和世界和解。即使翻山倒海,内心的宇宙秩序也不会轰然倒塌。
成年人的深度愈疗,从来就不是身外之物给予的安全感。所有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迭代更新,也只有自己有权利,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