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
很多时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我已经打算要去帮一个人了,那么,什么时机切入,才是最正确的时间呢?
比如现在我在辅导一个小孩子做功课,对方肯定是大安主义,认为既然有我在辅导的情况,所以很多问题都懒得解答,只是依靠我讲解,甚至寄希望我来做题。
这样的想法当然不要得,可是该怎样处理这个情况呢?
我觉得,虽然我已经在主动帮助对方,可是却要杜绝对方的依赖心理。因为产生依赖的话,就会变得没有太大的动力,于是渐渐丧失上进心。
于是更应该的是,我仅仅提供有限的帮助,让对方既得到了帮助,又得自己独力完成。那样的话,对方才会在教学当中逐渐学到新的内容,激发自己解题的能力,活动脑筋。
而时下的很多人,我以前也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就是他们总是伪装自己是弱势群体,继而企图得到更多的帮助。我们也在报道上面看到那些学费得到捐助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懂得伸手来拿。
如果不是经过我们去争取的事物,只要取得过程非常轻易的话,多半是不懂得珍惜的。因此要想真正地去帮助一个人,就得让对方学会如何去争取,最好还是拼尽全力去争取的那种。
此外就是,援助是需要有一个度。比如有人问你借钱,你是按照对方要求的数量去借呢?还是多借?或者少借?
我的建议是少借一点,但是留有后路。说是这次不太方便,无法全盘支持,不过下次还是可以找你帮忙。
既然对方已经到了需要借钱的地步,那么我判断这是崛起的契机。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人生的最低谷,但实际上却更应该是你奋发崛起的起点。因此你需要做的是帮助对方逢凶化吉,然后引导对方逐步恢复,继续前进。
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对方面临困境,需要借钱,却被你完美解决了,那么下次他遭遇到困境的时候,还是会想都不想,就直接找你借钱解决问题。
而实际上,你并没有帮助到对方。毕竟你不是孟尝君,所以你得教对方钓鱼,而不是直接给鱼。或许有一些人会觉得,当前已经是困境了,没有鱼吃就会死。
可是你有想过吗?既然会饿死,那么哪怕你不问我借钱,也是会饿死的。这是你之前做错的事情所带来的后果,而不是我害你饿死的。
所以需要别人帮助的那一方,更应该端正自己的想法,而我只是担任协助的角色。又比如说,我更应该提供一个赚钱的渠道,使你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而得以偿还债务。这样做的话,对方既得到了提升,也解决了问题。
我另外提供一个我认为有效的援助方式,就是我提供一份不太简单而需要特定技能的短期工作,对方如果最终还是胜任的话,就意味着对方已经掌握了一个新的技能。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协助对方得到进步,这是值得的。
帮助别人,是一个学问,需要掌握其中的度。你过分热心去帮助,反而是在做坏事。
2020/12/10 10:14
2020/12/10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