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第6章 交流:学会倾听
交流要达到更高的质量,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会倾听。
倾听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后天习得的。
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而我们能听到什么和能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大脑里有什么。这就充分说明我们大脑里的已有知识结构非常之重要。
因此,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判定类知识。
有了一些判定类知识后,我们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要尽量用这些知识可靠的鉴定自己大脑中所存储的已知信息的有效性。因为人在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调动一些已知信息去和它进行匹配。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搜集、整理、修正自己的判定类知识,就好像是为自己编织一张“滤网”,以阻止无效的概念类知识的进入。同时,这张“滤网”也应该是双向的,可以把概念类知识中有效的部分留下,而把无效的部分排除。
在了解“应该做什么”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过早轻率否定”。尽管我们都知道不应该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对方所说的一切,人们总在提倡的“质疑精神”也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不善于控制自己,随性发出质疑,是最妨碍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
“过早质疑”同样会造成幻觉——觉得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
“过早质疑”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它会让听者不由自主地进入排斥状态。
排斥状态会使一个人处于永无进步的状态,因为拒绝接收,所以无法接受——“接收”并不等于“接受”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懂。
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有效率,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那么,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在一些重要场合(课堂、会议等),可以借助辅助工具(笔记、照片、录音等)来帮助进行回顾。
只有记得住要点,才能够理顺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效倾听、有效理解的关键在于那些隐含的信息。准确的讲,那些隐藏的信息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到的,都用自己多余的脑力想到的。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的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
如果能够记住要点,并肯花时间和精力搜寻隐含的信息,听者便有能力去做下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预期。
所谓“预期”,其实只不过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但这个运用“多余”脑力做出的动作却有诸多好处。首先,它将自动集中听者的注意力;其次,它有助于听者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最后,它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最后,我们还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怎么做到呢?
给予说者鼓励性的信号,会使说者更容易的进入“倾诉”状态。
适度控制自己的反感情绪,对获取信息也会有极大的正面作用。既然坐在那里,“听而不闻”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给予说者适当的反应,是听者为了有效倾听必须做的事情。
由于听者的专注,说者也将不由自主的进入更深的倾诉状态。
善于倾听的人,往往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因为他们早已习惯,所以并不觉得也不可能觉得辛苦。
除了情绪上的反应,我们在更多时候需要通过逻辑上的反应来实现有效倾听。那些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在恰当的时候使用这样的句式:“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说者这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尽一切办法表述清楚,甚至会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发觉自己的疏忽之处,进而没有压力地进行自我纠正。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原本认真的交流最终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其更常被忽略却又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听者没有给出恰当的反应——该确认的时候却武断的下结论,该回应的时候却表示沉默;说者兴高采烈的时候,听者却意兴阑珊,说者努力论证的时候听者却过早开始反驳……
在你的倾听中,以上的“坑”你有入过吗?
你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吗?
如果还不是,不着急,你并不孤独,从今天起刻意练习“有效倾听”,完美避开那些“坑”,终有一天,你会成为倾听达人,深受大家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