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是我所爱的。
加缪有言,“我的灵魂与我之间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分析哲学近几年明确了,无法找到完全脱离肉体的精神,这似乎像魏晋文士于筠筠修竹间大发玄谈。不然。顾城的“远与近”的问题有了答案,可惜已经太晚。我时常想,支撑木心在狱中坚强地活着,还活得那样好,这种东西为何。人的姿态的奇特,就在于似乎是破土而出,这与豹的姿态不同,极大减省了人对地平线的分有。你取一根树枝,横放;或看地上的蚂蚁运食;或伸出手指,随意一挥。路就有了。佛祖为何视莲花为象征,因其本无前与后,左与右,却是这样实实在在生长着的,于是佛祖乃大悟,凡心多思过往与方来,因而多烦恼,何不如植物一样生长?木心也是植物样地存在过。
很长一段时间,迷醉于歌德席勒一派的哲学,他们把人生当作修炼,心以为然,便把记不清哪本书里的一段话放在我每天能够看到的位置,这句话是:别忘记生活。鲁迅1912年到了华北平原,写了日记,说道,除了几棵草木,便是黄沙,除此之外一无所有。鲁迅大悟,便要学做野草,抱着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姿态。
然而,鲁迅不是野草,木心也不是,因为他们总要行走,总要漂泊自己的精神,这是大悲恸因而大欢喜的事。于是便有了路。
爱伦·坡墓前的生丁,连接着的,一端是过去,一端是未来。那么,木心笔下文字构成的路,则一端通向经验,一端通向含混。
这含混,实在本无可说的。从胡塞尔的Sein(存在)到舍勒的Sosein(如是在)到海德格尔的Dasein(所在),如同但丁游历地狱、炼狱、天堂,而越发接近诗了。如果苏格拉底懂得乐器的美,那么哲学就走向了诗。我问你们,读了木心的作品,是否有如是感呢?
但是,经验却是复杂得多了。比如,我们面向木心的文字的骤然遭遇,这是不是经验呢?“斜躺在亚当斯阁二楼客室的白床上”,嗯?我的朋友们,是不是?
譬如说吧,当你十分惬意地将双手伸展,你会否想到这也是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当你从花店出来手捧一大把玫瑰花,你会否想到这也是彼拉多所恼的,因而追求通向月亮的路?这是木心的怪与狂之处。但我相信,只要是细心体验生活的每一处波动的人,都会读懂木心。除非……你还小。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是给67岁的自己读的,所以现在不要急于翻开哦,书页划伤了手指,或者因读得乐了一杯茶噗嗤泼在书上,那实在对自己的67岁是不负责的。
鲁迅说:“有时,仿佛看见那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这是经验。有人曾拿着《墓碣文》中“告我,否则离开”这句话问我,我想,再过几年吧,直到你所体悟的经验恰就是与鲁迅所书写的放在一类。有人读不懂木心,便说他的不好,这实在是大的彷徨,面对众敌,你一个人在荒原,不知先向谁发出进攻。这是怎样的梦魇,而这梦魇不就很好体现出那些说木心不好的人的心境吗?
张爱玲说:“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这也是经验。
当我们直面白塔下翠翠的屋、白流苏的白公馆,便大愕然,大羞愧,我们满心以为童话和传奇不再占有我们的心房心室,不再占有现今人车喧腾的街巷角落,可我们突然觉得它们又离我们这样近。读木心大概也有这样的感喟吧。
当茅盾将时代女性确立为“新人”时,他错了。“既不依恋感伤于‘过去’,亦不冥想‘未来’”,这是我们所有,而为木心作品中所无的。初看来似乎与佛理的构想并无二致,实则差之千里。我时常疑心现在这样浮气的我们还愿意坐下来,翻开书,读读木心吗?打开网盘,眼见木心的苦想而出的一个题目背后冠以.txt的扩展名,这是乐事还是可悲的?
那么就来谈谈路。木心说,你看路旁的景致因我的到来变得不一样了。我回答说,此刻你的内心因看到这些也在回想些什么吧?木心嘿然一笑。这笑是可爱的。
记忆、通道、物体。当我们以为路旁的事物应该感激我们发现美的眼睛的时候,实则它们也在选择我们,不然,何以你所选择的,不是别的事物,偏偏是它呢?或许还可以引出一段动人的往事呢。朋友,这便是经验啊。
经验可毁,这是那狱卒所希望的,可是木心偏不。
在苏珊·桑塔格的体系中,小东西、记忆物、通道三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小东西,是记忆的离散、无序,因而是真实的。或许实际生活中我们的书桌整整齐齐,但是在你的记忆中则不是这样,文件袋在物理上可能放在两摞讲义的上方,但当你打开时空之维呢?提醒物的作用是,过去被唤醒,人的生理心理都变成过去的那个自己,这体现了个人在时间性问题上的徘徊无定。而通道,则是新世界的开启,隐秘的埋藏心底的秘密。
那么,那么,当这样的诗句出现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十五年前
阴凉的晨
恍恍惚惚
清晰的诀别
每夜 梦中的你
梦中是你
与枕俱醒
觉得不是你
另一些人
扮演你入我梦中
哪有你
你这样好
哪有你这样你
我所想起的是两个,一个是velle puta: res ipsa vetat(即便你意欲如此,但终究还是无济于事),来自奥维德的《变形记》。一个是“我梦见自己站在月台上,你不停地坐火车经过,经过,而我只是不停地错过,错过”,来自《爱在日落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