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分封制所代表的贵族政治被证明随着血缘关系的淡化,贵族会为了权力向君王发出挑战时,秦始皇将目光朝向了以官僚政治为核心更加稳定的郡县制。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又围绕着该实施郡县制、还是实施分封制的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
这一次争锋的结果,最终以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告终。
那么,刘邦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才会做出分封和郡县并存的制度呢?
一、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是基于特定环境下的产物
一切制度的设计,都要结合本国实情,做到实事求是。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前,曾让大臣们进行过一次讨论,丞相绾(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李斯却认为,分封制的实施,正是导致周朝社会动乱的根源。
李斯的话,促使秦始皇做出了决定,他选择了——郡县制。
刘邦在做出决定前,也有过类似的考量。
1、刘邦为了缓和与六国贵族的关系,做出的一次政治妥协
刘邦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而实力更强的项羽只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刘邦舍得和六国贵族、功臣瓜分蛋糕。
楚汉争霸期间,六国贵族的影响力依旧巨大,对当时的贵族和百姓而言,以分封制为核心构建出的国的羁绊早已深深刻在了骨子里。
刘邦要想让新生的汉王朝稳定下来,只有先与这些六国贵族们达成妥协,再逐步考虑分化、瓦解的事情。
2、刘邦在吸收了前人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像周朝那样陷入诸侯混战的局面,以及如秦朝那般早亡
汉承秦制,这种吸收前人治国经验为己用的例子,是一个新生王朝,成长起来的常用手段。
毕竟,如果新设计制度,我们要考虑制度的可行性,制度存在得到变数,制度需要投入的成本等等话题。
摆在刘邦面前的教训有两个:周朝实施分封制结果引发了诸侯混战、秦朝实施郡县制结果被六国百姓推翻了。
那如何才能防止诸侯混战,又能避免六国百姓抵触呢?
刘邦面前的答案很简单:既分封,又郡县。
首先,将天下绝大多数领地归纳在中央手中,实施郡县制,然后再以功臣和宗室子弟为王侯,在某些特定区域实施分封制。
这种特区+郡县的手段,便在这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诞生了。
二、汉代实施郡国并行制是基于满足让政权长治久安的需要
刘邦晚年,举行过一次杀白马起誓的大会,会上刘邦发言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这句话,揭示了刘邦为何要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再行分封,咱们细细品,不难发现,刘邦的行为颇有深意——他想建立一个不灭的王朝。
怎么做呢?
郡县做基础,搞好基层工作,刘氏宗亲和功臣为左膀右臂,起到安邦定国的作用。
从想法来看,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期,确实符合一个新生政权,融合多股势力的需要。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