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例谈以“鸡兔同笼”问题解法多样性培养数感及建构模型
乐平市第九小学蒋铭国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布,全面重新界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性质及基本理念。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教学上升为数学教育。数学教育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旨在以“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实践为例,借助解法多样性,通透问题情境中蕴含的“千丝万缕”的数量关系,透过现象,关注数学本质,从而建构数学模型。力求在丰富的思维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能力,促进数学思考,体验模型思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量关系 数感 数学思考 数学模型
“鸡兔同笼”问题中的彼此间的数量关系甚为密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扯,是培养数感的极好范例。在解法多样性中,数学思考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中所说,“走向数学思维”,并力求实现从“数学地思维”到“通过数学学会思维”的跨越。在思维力的推动下,关注数学本质,触摸数学模型便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也实现了发展“人”的教育。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厘清数量关系,培养数感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建构数学模型,关注数学本质是数学思考的具体体现。现就“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做交流如下。
“鸡兔同笼”问题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课题是“尝试与猜测”。教材上内容是通过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旨在体验尝试与猜测的过程,并通过验证获得正确结果。
为了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本质,促进数学思考力的提升,特意在教材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后续拓展课程,致力于在通透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触摸问题中的数学本质,建构数学问题模型,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力。
一、通透数量关系,训练数感能力
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弄通弄透“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在感知、理解数量关系中提升数感能力,特借助解法多样性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实践。
例:鸡和兔一共有35只,腿有94条,求鸡和免各有多少只?
方法一:金鸡独立法
解法思维:所有的鸡与兔全部抬起一半的腿,即鸡抬起一条腿,兔抬起两条腿,列式为总腿数除以2。然后再减去鸡兔的总头数,也就相当于鸡兔再一次抬起来一条腿。此时剩下的数就是所有的兔剩下的腿数,也是兔的只数。
算式过程为:
94÷2=47(条) 47-35=12(只) 35-12=23(只)
综合算式:
94÷2-35
= 47-35
= 12(只) 35-12=23(只)
方法二:砍腿法
解法思维:将所有的鸡和兔砍去两条腿,然后用所有的腿数减去已经砍去的腿数,剩下来的就是兔的腿数,并且每只兔只有两条腿。然后用剩下的腿数除以2,便可求出兔的只数,从而进一步求出鸡的只数。
算式过程为:
35×2=70(条) 94-70=24(条) 24÷2=12(只) 35-12=23(只)
综合算式:
(94-35×2)÷2
= (94-70)÷2
= 24÷2
= 12(只) 35-12=23(只)
方法三:假设法
解法思维:假设全部是兔,或者说所有的鸡和兔一样,都长有四条腿。这样一来腿的条数就会多出来。多出来的腿的条数就是因为鸡原本是两条腿,现在我们假设成了四条腿,也就是说每只鸡多出来了两条腿。所以用多出来的腿数除以2就是鸡的只数。
算式过程为:
35×4=140(条) 140-94=46(条) 46÷2=23(只) 35-23=12(只)
综合算式:
(35×4-94)÷2
= (140-94)÷2
= 46÷2
= 23(只) 35-23=12(只)
方法四:全鸡纠偏法【1】
解法思维及过程:假如所有的腿都是鸡的,那么有鸡47只,即94÷2=47(只)。这意味着有47只鸡,事实上是35个头。如此一来,多出12只鸡,即47-35=12(只)。于是把24只鸡置换成12只兔,确保减少12个头,但总腿数没有变化。所以兔有12只,鸡有23只,即35-12=23(只)或47-12×2=23(只)。
方法五:全兔纠偏法【2】
解法思维及过程:假如所有的腿都是兔的,那么有兔23只,鸡1只,即94÷4=23(只)……2(条)。这意味着有23只兔,1只鸡,事实上是35个头。如此一来,少了11个头,即35-23-1=11(只)。于是把11只兔置换成22只鸡,确保增加11个头,但总腿数没有变化。所以兔有12只,即23-11=12(只),鸡有23只,即35-12=23(只)或11×2+1=23(只)。
方法六:解方程法
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
2x+4×(35-x)= 94
2x+140-4x = 94
46= 2x
2x= 46
x = 23
35-23=12(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通过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感悟了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数感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与提升。事实上,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尝试中,对其中的数量关系及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扯捋得更清了,理解得更通透了,也为后续建构数学模型奠定了感性基础与数学理解。
二、建构数学模型,关注数学本质
当孩子们理解了“鸡兔同笼”问题之后,可以抛出其它类似问题。按照教材要求可以采用列表法,通过“尝试与猜测”,解决问题,获取问题结果。由于我们有了后续拓展学习,尤其是“砍腿法”与假设法的学习,让孩子们对“鸡兔同笼”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于是我们可以引领孩子们进行更加深入数学思考,关注数学本质,从而建构数学模型。
如何关注数学本质,建构数学模型呢?于是抛出以下例题。
例1:有面值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总值100元,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例2:35人去划船,租大小船共9条,已知大船每条坐5人,小船每条坐3人,租了几条大船?几条小船?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思考的过程,感悟例题与“鸡兔同笼”问题之间的联系,于是让学生们分小组自由讨论。当学生们经过讨论后进行交流,彼此补充、互相启发,孩子们达成以下初步认识。在例题1中,“鸡”是5元的人民币,“兔”是10元的人民币;“鸡兔的总只数”是14张;“每只鸡的腿数”是5元,“每只兔的腿数是”10元,“总腿数”是100元。
在例2中,“鸡”是小船,“兔”是大船;“鸡兔的总只数”是9条;“每只鸡的腿数”是3人,“每只兔的腿数是”5人,“总腿数”是35人。
通过关注数学本质的训练,建立问题间的链接,初步让孩子们体验到,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表面看似不同的问题,实际上它反映的数学数量关系模型是一致的。“鸡兔同笼”数学问题模型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甲、乙事物一共有M个;甲具有某种属性x,乙具有某种属性y,甲乙具有这种属性一共有N。则甲、乙事物分别有多少个?
起初有些孩子可能不太理解这种模型意识,也不太理解这里面所关注的数学本质。但是经过几次体验下来之后,孩子们都能够较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也能够在不同的问题表象中寻找出其数学模型所对应的事物属性。
三、磨炼数学眼力,提升数学思考
孩子们具有了初步的模型意识之后,就可以鼓励他们到生活中去应用了。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真切地磨炼数学眼力,提升数学思考。在完成老师布置的自编题目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如下题目。
例1:停车场有电瓶车和汽车一共16辆,已知一共有50个轮子,请问电瓶车多少辆?汽车多少辆?
例2:一天,小明捉来七星瓢虫和蜘蛛做观察研究。一共有9只,66条腿。你知道七星瓢虫和蜘蛛分别有多少只吗?(七星瓢虫6条腿,蜘蛛8条腿。)
当孩子们尝试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便生成了许多精彩的数学问题。将这些问题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孩子们对问题模型的感性认识,也深化了对这一数学模型的理解及其运用。这一切,让学生的数学思考训练扎实有素,成长掷地有声。
经过系列课程之后,孩子们学会了利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提炼出“鸡兔同笼”问题,并能够轻易地进行解决。同时对这一数学模型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数感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提升。着实收到了在通透数量关系的同时,建构了数学模型的预期效果。
注释:
【1】全鸡纠偏法:事先假定全部为鸡,用所有的腿数除以2,得出鸡的头数,与事实不符,于是进行纠偏。为了能够将多出的头数消除掉,又要确保腿数不变,所以用多出头数的双倍数鸡置换单倍数兔。
【2】全兔纠偏法:事先假定全部为兔,用所有的腿数除以4,得出兔的头数,与事实不符,于是进行纠偏。为了能够将缺少的头数增补上,又要确保腿数不变,所以用缺少头数的单倍数兔置换双倍数鸡。
参考文献:
【1】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司守奎、孙玺菁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8
【2】数学建模理论与方法/沈世云、杨春德、刘勇、张清华、潘显兵、郑继明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2
【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安吉莱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6.01
【4】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08.01
【5】情真意切话数学/张奠宙、丁传松、柴俊.—科学出版社,201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