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老外,大多是通过电视屏幕,最早的黑白电视,老外出现的几率也很少,那雪花满屏的电视,哪里来得及细分人物长相。
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偶尔看见的老外大多高大魁梧,从穷乡僻壤到繁华首都,我的惊奇不仅仅如此,自然很快就忽略了,再说,长久的盯着别人也不礼貌。
到学校,外籍学生多是非洲人,黑黑的皮肤让我总是羡慕他们那看起来异常洁白的牙齿,而很多人更爱穿一身白色的衣服,在晚上,我总是躲着他们走。
后来,回了四川,小地方,偶见老外,也甚是好奇。后来,在春熙路溜达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倒是经常遇见老外,可蹩脚的英语让我仅仅是偷偷的观察他们一下,不好意思随便搭句话,借机练习下口语。
然而,上周,我却接到上级通知,要去项目上跟一个叫ROD的物资顾问工作两个礼拜。我有点忐忑,不知道是否随时有翻译,也不知道老外是否会拒人千里。毕竟,我的英语水平确实蹦不出几个单词来,语言的障碍势必影响沟通的进展,我真是有点暗暗着急。当然,还有部分的好奇心又驱使我对这趟差事有那么1%的期待。
周一如约而至。带着一丝紧张,我提前通过熟悉的同事联系了在ROD身边工作的同事,带我进场。结果他有事临时出去了,让我直接参加入场安全培训。结束后,我想,还是主动去和老外见一面比较符合我们的礼仪。之前听说ROD已经给我办好了入场证,结果一问才知办证的人没有带过来。Rod双手一摊,既表达了些许歉意,也表达了无可奈何。
他们对工作向来很是严谨。简单的问候之后,Rod便介绍起行程安排。他希望给我讲得更仔细,也希望我了解得更清楚,便于今后作业管理权的顺利移交。大多数时候,他总是希望向我表达物资管理的服务理念,他们总是更多积极的主动介入。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他们向来对守时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记得第三天,约好库房的见面时间是下午一点。然而由于驾驶员洗车遇到堵车耽误了约10多分钟,我赶紧道歉。Rod未继续深究,很快便进入了工作模式。看着他认真的拿起每一样物品向翻译和我介绍时,看着他每走到一座库房前便能熟练的介绍存放的物资及时间,用途时……走完100多亩的仓库和料场,我的佩服之情无疑发自内心。我羡慕他们对工作的坚守和热爱,对工作追求的极致是我们所缺乏的。最后,约最后一天汇合的时间时,他很认真的强调不要迟到。
由于我英文水平过于差劲,又加之十余年几乎未用,已达不到和Rod直接交流的水平,遗憾的错过了很多沟通的机会。从他和翻译的闲谈中我隐约得知,这个和善的外国老头来自于澳大利亚,从17 岁便从事物资管理类工作,具有37 年的丰富管理经验,从事过世界多个大型水电等项目建设的物资管理。来到这个合作项目的小镇已有五六年,他说他热爱物资管理,愿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他愿意优化管理,为公司争取更多的投资价值回报。
一周的时间很短,没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让我遗憾与Rod进行更多便捷高效的沟通,但从有限的交流里,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做事的严谨与细心。这些都正是如我一般的很多国企员工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