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经济学本源之一:东西不够

​​东西不够是一个基本事实,是经济学面临的四大约束中的首要难题,也是经济学最基础的那块石头。

人性与稀缺

经济学视角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也会有情绪、有舆论、有外部性。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而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有了交易也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有了货币,就有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只要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而发生了交易,经济规律就会起作用,所以经济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人们谈到公平与效率时,总会说要么是公平优先,要么是效率优先,二者此消彼长、互相对立。但其实公正背后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例如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猎心起,不能顺手牵羊,这是一种普世的公正观,每位负责任的家长都会向子女传授这种观念,但在这种公正观背后,却是效率的考量——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不但要鼓励人们努力拥有财富、尊重财富、保护财富,而且要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比较和选择的学问。一个人要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要把比较的东西拿出来,放在天平两边去比对。而经济学要教给我们的是,在比较的时候不仅要看见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也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但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甚至要靠想象力。并不是说凡是看不见的都比看得见的重要。而是说,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

过去人们认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有好的事情发生,一定是好人做的;有坏的事情发生,一定是坏人做的。按照这个逻辑,这个社会要变的更好,办法就是让好人多做事,把坏人消灭掉。这是一种“事与愿符”的想法:有什么样的愿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而要产生好的结果,就要怀有美好的愿望,同时让那些怀有美好愿望的人多干事。但其实坏人干坏事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好人好心不一定干好事,甚至美好愿望不一定带来美好结果。遇见不公正、不如意的现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让政府立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旦法律通过了,大家就会觉得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其实画上的不是句号,而是冒号。人是有能动性的,在这个新的法律下,每个人都会有他的对策。最后事态的走向,会跟我们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而正是这些出入,才是最有研究价值的。经济学要研究的,不是那些事与愿符的现象,而是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

人的本性

你认为人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好像有时候是理性的,有时候是不理性的。以经济学眼光来看,人究竟是否理性,这个问题不重要。首先,世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从统计学的观点看,只要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就没办法算出所谓的最优解,顶多只有一个最优的概率区间。而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是如何存活下来的,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够存活下来。这些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没有关系。类似于优胜劣汰的达尔文进化论——适者就能生存存,适者才能生存。所以在人生这场游戏中,游戏规则才决定胜负概率。

你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还是不自私的?好像也是左右摇摆。以经济学眼光来看,人性自私,同时具有同情心和爱心,而人的同情心和爱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减弱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爱心都极为有限,却又时刻需要别人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该怎么办呢?答案是依靠市场。市场是一个陌生人跟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是一个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人性具有两面性,对付两面性的方法就是人际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我们经常赞叹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但其实人类社会有许多精彩的地方,只是我们缺乏慧眼去欣赏而已。即使是一只小小的铅笔也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积聚着一代一代人的知识,但是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要支付的代价却微乎其微。只要工作十来分钟,赚到的钱就可以买不少铅笔。这是多么奇妙的现象!大自然中是不会发生的,让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的就是市场,那个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平台。

除了市场,陌生人之间也存在通过爱心互相帮助的情况,比如说慈善。市场和慈善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又如何呢?世界上存在着各种慈善扶贫机构组织、爱心人士,行善慈善一直在进行,但依旧存在那么多贫困地区、贫苦人民。缺乏反馈机制、委托代理问题、所托非人问题、养懒汉效应,因为这四个方面的原因让行善扶贫难见成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商业行为,由于市场机制协调和鼓励人们分工合作,大幅、持续而高效地改进了人们的福利。环顾周遭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要依靠大量的陌生人给予的“慈善”,那就是——商业。商业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稀缺与选择

因为人不一定是理性的,“人本理性”不能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因为人也不完全是自私的,“人本自私”也不能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那么经济学这栋大厦,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才最稳固呢?答案是:稀缺。因为稀缺一个基本事实。稀缺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基本约束,只要我们活在这世上,就必须面对。稀缺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仅指矿产、森林和能源等有形资产的匮乏,还指空气、美貌、天资、注意力、信任和时空等无形资产的不足。是什么造成了稀缺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永无止境,欲望也是无限的。

由于东西总是不够的,资源总是稀缺的,人们在利用有限资源的时候,就不得不对资源的用途进行选择;而每当要做选择时,都必须采取某种选择的标准;一旦确定了选择标准,就意味着存在区别对待,而区别对待就是歧视。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总会有人为了消除歧视,但其实一定明里暗里产生了新的歧视——逆向歧视,由于稀缺性的存在,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是绕不过去的,凡做选择就必有歧视。歧视不是问题,如何歧视才是问题。

歧视,即区别对待,有两个最根本的起源。第一是偏好。第二是信息不对称。当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时,就会纵容自己歧视的习惯;当我们要付出很高代价时,就会节制自己歧视的习惯。而市场竞争让人心胸宽广。

歧视有时候也是非常有建设性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也是有效率的。如果出于政治原因,政府逼着市场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

成本的深意

成本初探

当一个资源有若干个选项时,被选中的那个选项,它的成本就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简言之,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沉没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当我们没办法再收回、没办法再放弃时,就不存在成本。凡是提到成本,我们一定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的。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成本的概念看似简单,实则深不可测。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但问题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没实现,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东西,而要知道放弃了什么东西,以及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大价值,只能靠想象。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要理解这个概念,还需要明白:第一,负面的感受不是成本;第二,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你拥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是怎么度过的,你的职业是怎么选择的,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上其他人决定的。

货币成本并不是全部成本。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钱。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中间商在帮助我们减少总成本,而不是增加总成本,而中间商之间的竞争,会使物流的总成本降到最低。

成本进阶

经济学对盈利和亏损的解释是异乎寻常的,只有掌握了成本的含义,才能够准确地理解盈利与亏损。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放弃的东西越多,代价就越高;放弃的东西越少,代价就越少;如果没有放弃,就没有成本。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在经济学里,都是意外发生的。每当发生意外,我们就重新调整资源的未来估值,而资源使用的成本,就要按照这个新的估值来计算。所以,一旦出现盈利,资源的使用成本就会提高;一旦出现亏损,资源的使用成本就会下降。重新估值并不困难,困难的地方,在于要找到那些带来亏损或者盈利的资源。因为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资源往往都是捆绑在一起使用的。

不是产品的原材料决定了产品的价格,而是产品的供需关系决定了产品的价格。而最终产品的价格再反过来,决定它上面一层又一层、一环又一环的原材料价格。

经济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租”。所谓租,就是对资产的付费。这里所说的资产含义非常广,包括土地、矿山、人的才能、发明创造,甚至是特权。只要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都叫资产,而对资产的付费就叫租。

与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寻租。寻找能够带来收入的资产,是人类共同的行为。有些人表面上看都是在努力工作,但实际上它们对社会财富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增加了社会财富,有些缺消耗了社会财富。“寻租”这个词则专指后者的行为,在很多国家,由于制度设计不当,寻租行为非常普通。这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些国家里,人们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整个国家却非常穷。

科斯定律

人们常常把“权利的行使应以不伤害别人的权利为界”这句格言,作为解决纠纷的金科玉律。但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纠纷双方都可以拿这句格言替自己辩护。科斯认为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我们得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是一方在伤害另外一方,而是双方为了不同的用途,在争夺相同的稀缺的资源。谁付出的成本更低,谁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通过这样的责任分摊方式——推而广之,用到各种责权利的分配上——整个社会为了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总成本就会降到最低。

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都同样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谁用得好就归谁”。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能最大化其价值的人手里。这是科斯定律的一个重要含义。而在制度设计中,我们应该尽量让这种资源的流动和分配更方便、更容易,从而提高各项经济资源被重新配置和使用的效率。

用科斯定律,该如何处理环保问题?我们必须用持平的眼光看待污染问题。因为这不是一方污染另外一方的问题,而是双方或者多方争用稀缺资源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现代化生活和环境污染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伤害环境一定也会对我们产生相应的影响。环境的破坏不可逆,但是我们的生命也是不可逆的。因此关键还是平衡,要看值得还是不值得。

交易费用

科斯定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交易费用。广泛来说凡是在一个人的社会里不存在,而在多个人的社会里存在的成本,就叫交易费用。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产权归谁,资源都会落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现实生活中的交易费用常常是非常高的,要达到最终结果,当中的障碍很多。要放弃、要离开的那个世界——以为交易费用是零,以为只要有一个政策,人们就能够执行的社会里。永远要看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种种障碍。我们得考虑、关心、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黑板上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甚至存在某些交易费用有可能高到令整个交易没办法完成的地步。因此,初始的产权分配、制度法规、风俗习惯,乃至道德规范,就都变得很重要了。我们可以把社会上通行的制度、习俗和道 德规范,都看成为了减少重复商议的成本而逐渐固定下来的解决纠纷的办法。

现实生活中,交易费用永远不是零,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的社会,就存在着大量的交易费用。因为有大量的交易费用,资源的初始界定就变得很重要。如果资源没在用途更好的人手里,而第三方——例如政府、法院——能够确认这些资源用到哪里价值更高,那么政府、法院动用手中的权力重新分配资源,是否有效呢?例如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政府到底有没有权力将私人的土地征作公用?科斯定律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现实的应用,就是对征地问题要有一个持平的看法。对土地产权的保护,做到“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地步,不一定是最合理的。

根据科斯定律,我们可以很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资源冲突的问题。周其仁说:很多问题,不要讲理,要讲数。讲理谁都有道理,讲不清楚,要找合作解,就要讲数。找一个平衡点,这是科斯定律给我的一个重要启发。

需求的规律

需求定律(上)

一个人对一件商品的个人估值,是他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其他商品的最高数量。个人估值是个人的估值,不是集体的估值。它是主观的,而且是绝对主观的。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估值,如果没有了人,世界上的财富就没有了价值,价值都是人赋予的。个人估值不是以个人的愿望为基础,而是以他所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的数量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个人估值不是凭空的愿望,它是由行动支撑的,而这些行动是外人可以观察到的。所谓的客观价值论,是说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有客观的、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而价格只是围绕这个本质的、客观的价值上下波动的一个现象。而主观价值论则是指所有的物品,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在的价值,只有人对它的判断,人觉得它有价值,它就有价值。它们之间至少有三个区别:第一,凡是客观价值论能够解释的现象,主观价值论,或者说个人估值这个概念也能解释。第二,客观价值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主观价值论、个人估值也能解释。第三,主观价值论能够更好地指导生产。

边际是“新增”带来的“新增”。例如,边际成本就是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新增成本;边际收入是每多卖一个产品能够带来的新增收入;边际产量是每新增一份投入所带来的新增产量;边际效用是每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享受。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说在单位时间内,随着人们消耗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消耗这种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享受迟早都会下降。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其获得最高的效用?办法就是把资源分摊到不同的用途上,并确保资源在这些不同用途上获得的边际效用都趋于相等;如果出现不等,那就应该不断地把更多的资源挪用到边际效用较高的用途上,直到资源在这种用途上带来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用途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这就叫边际平衡的概念。如果一个人这么做了,那么他得到的总效用就会达到最大。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边际平衡的高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在自己所能涉及的所有领域、所有活动、所有选项当中,根据边际平衡的规律来分配时间、金钱、精力和其他资源,从而使总效用达到最大。

需求第一定律是说:当其他情况不变时,只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

我们的习惯是横坐标是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但是经济学家遵循一个老的传统:在需求曲线上,纵坐标是价格,但它才是自变量,横坐标需求量则是一个因变量。也就是说,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会发生变化。需求与需求量存在重要区别。需求曲线永远向下倾斜。在需求曲线图中,当价格很低时,需求量就很高;价格逐渐上升,需求量就逐渐减少,当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萎缩为零。那如果价格再进一步上升,需求曲线就会跑到第二象限,需求量变成负的负的需求量,是说需求变成了供给。把它镜像折返回来,折到第一象限里,就成了一条供应曲线。换言之,需求和供给没有黑白之分,它取决于市场价格。需求曲线上任何一个点,都代表一个人对这件商品在这个单位上面的个人估值,也就是说,他愿意为了获得这个单位的服务所愿意付出的最大代价。一个人对一件商品的个人估值,跟他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付出的代价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个差距,称之为“剩余”。 没有消费者的估值就不会有剩余,但是如果没有生产者生产和提供商品,也不会存在剩余。即只要有交易,买卖双方就都能够享受到剩余,买卖双方都皆大欢喜。

需求定律(下)

需求第二定律是说: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价格变化之后流逝的时间长度成正比。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就是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程度,它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其含义是:每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价格的变化方向和需求量的变化方向永远是反向的,所以弹性永远是一个负数。一般讲弹性,取绝对值。在一条需求曲线上,斜率是处处相等的,但是在同样一条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都不一样。任何商品都既可以是奢侈品,也可以是必需品,这完全取决于价格的高低。当商品足够便宜的时候,它自然就成为必需品;当它贵到一定程度,它就自然变成奢侈品。“垂直的需求曲线”不存在,即不存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必需品;无论价格多高,它都不会变成奢侈品的刚性需求。当一种物品价格高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一定会想办法寻找别的替代方案,最后生病也是一种替代方案,甚至死亡也是。所以,需求定律是刻画人性的。人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寻找替代方案,而且时间越长,它能找到的替代方案就越多。替代品越来越多、应变的空间会越来越大,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变得越来越高。

需求第三定律是说:每当消费者必须支付一笔附加费时,高品质的产品相对低品质的产品就变得便宜了,这笔附加费越高,高品质产品相对就越便宜。正因为这样,我们也把这个定律叫作“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

价格的作用

价格初探

人类总是有雄心去预测未来,推知过去,但是人类社会或者经济发展是不可预测的。在预测经济的过程中,人们会遇到三个不可逾越的、根本的障碍。计划经济根本障碍之一,是人际效用不可比较。计划经济的第二个问题,是数据不可得。计划经济遇到的第三个根本困难,是奖惩很难恰如其分。

人类社会跟自然界一个根本的区别是:自然界是循环往复的,而人类社会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样的冲击。人类社会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让边际平衡的问题,而是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与变化相关的知识,从来没有被集中过。每当发生变化,总是有个别的人,在某个局部感受到了变化。而这些关于变化的知识,是永远没办法集中在一个人的大脑里的。每当我们说起知识,就会很自然地望文生义,认为知识当然就是课本里的科学知识。但这其实只是知识的一部分。对于经济体系而言,更多更重要的知识,是关于谁在什么地方、愿意以什么样的代价、购买什么商品的局部信息。哈耶克把这些局部信息称作“知识”。由于这些知识永远分散在不同人的大脑里,不可能集中,所以如何把这些分散的知识利用起来,从而对时刻不停的变化做出反应,才是人类社会要完成的艰巨任务。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价格体系。价格体系能够轻松越过计划经济所遇到的一系列障碍,能够巧妙地把分散的知识利用起来,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每个人的判断和行动做出奖惩,从而解决人类社会的应变问题。

价格的三个作用:(1)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2)指导生产;(3)做出奖惩,决定商品分配。价格只能在具体的交易中形成。富人如果不能优先享受,人们就不会对价格做出反应。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既要把饼做大,也要把饼分匀。”但实际上,由于人总是会对未来产生预期的,而对未来的预期又会影响当下的行为,因而如何分饼,往往会反过来决定饼能做多大。

换个角度看乘人之危发财的行为,借机发财的人,其实就只是给别人多提供了一个选择罢了,而需求是早就存在的。发国难财的人可能确实利用了别人,但是这种利用,对另一方来说也是有好处的,阻止别人发国难财,只会让遭受灾害的人处境更糟。在经济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看。愿望是一回事,但愿望造成的结果是另外一回事。那些乘人之危发财的人,他们自己本身的行为就增加了供给,使商品的价格下降,缓解了供需之间的矛盾。供给永远是不够的,在供给不够的情况下,价格永远在起调节的作用。

价格进阶与价格管制

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竞争规则:暴力依然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竞争规则,暴力之外,比较常见的办法是比拼智力,除了智力的高低,还可以用年龄的大小来排序,年纪大的多得,年纪轻的少得。论资排辈,也是一种竞争办法,除了按年龄、辈分,人们还会按社会身份来分配,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按照劳动时间、随机性、等待时间来进行分配,除了上述竞争规则,还有一种规则是被很多人所接受的,那就是按需分配,谁需要给谁,最后一种竞争规则,就是按照出价的高低,有钱就能买到。选择不同的规则,禀赋不同的人机会就不一样。

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比别的规则更公平,更重要的是,不论选择哪一种竞争规则,竞争都会有成本,许多竞争带来的成本,其他人都难以得益,只有一种竞争方式是例外,按出价高低竞争,可让社会财富高速增加,这种竞争方式,会指引人们去从事一些积极的、有收益的、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福利的工作。

稀缺是人类乃至动物都普遍面临的基本约束。好的东西永远不够。既然如此,那稀缺就不是新闻,也不是经济学家有能力解决的。但是短缺却经常成为新闻。短缺是指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办法买不到这种商品,而只有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得到这种商品的情形。同样,过剩不是供给过多,而是商品的价格被人为地抬高,以至卖家必须搭配其他的竞争手段或服务,才能把商品卖出去的现象,过剩是价格被人为拔高的结果。价格管制就出现了,但价格管制必然导致资源价值的耗散,而人是追求损失最小化的动物,人们希望将价格管制所引起的价值耗散降到最低。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损失最小化,是人性同时具有的两个侧面。

价格的教益

对住房市场的问题的分析,不顾一切要把房价降下来的做法不对,不顾一切要把房价顶上去的 做法也不对。我们需要仔细区分,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房价上升,哪些因素导致了房价下跌。我们要让那些正面的能够改善我们生活的因素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我们要克服那些负面因素,使得房价能够正确地反映人们对房屋的真实需求。限制人们购买并不能解决房价上升的问题,需求一方会有一方的对策,供应的一方也会有对策,住房的供需矛盾只会更加激化,实际房价就会更高,而不是更低。政府大规模提供廉价保障房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廉价保障房不是免费午餐。第一个错误就是把住房看作手表、铅笔、可乐那样的标准品。中国,由于城市之间、地段之间、小区之间差距都非常大,如果政府一开始就给每个家庭分一套房,让他们住在那里,就相当于把人绑在这个廉租房上,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流动性,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第二个错误,是没有看到这样做的挤出效应,也就是说,当政府要提供大规模廉价房时,政府必须找地、找材料、找钱。所有这些资源都是排他性的,政府用得越多,私人用得就越少。第三个错误是,政府提供住房后,肯定会限制这种廉价房的有偿转让,这样会使得房屋之间的交易减少、流动性降低,这也进一步限制了资源的有效使用。房屋不是一种标准品,它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综合的服务;私人开发商是这种综合服务更好、更适合的提供者;如果让私人业主自由转让房屋的话,这些房屋的流动性会更高,也会鼓励人们积极上进,不同家庭上升的渠道也会得以拓宽。与政府大规模提供廉价住房想法一脉相承的,就是所谓“控制空置率”的想法,但空置率不可能客观衡量与计算。跟打击空置率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要打击投资需求,区分使用需求和投资需求。实际上所有的投资需求,都是以实际使用需求为基础的。没有实际使用的需求,就不会有投资需求。如果我们硬要把使用需求和投资需求区分开来、对立起来的话,就不会有人投资,就不会产生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供给。几年以后,新的房源就会萎缩;长此以往,居住条件会变得更差,而不会变得更好。凡是那些打击投资需求的政策,不为投资开绿灯的政策,最终也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权力的安排

权利的辨析

让人类有别于动物,长期展开迂回竞争,从而积累大量财富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社会逐渐建立起了精致的权利体系。权利保护了有效的竞争。权利是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是别人授予我们的;不是我们自己认为有就有,而是别人认为我们有才有;要别人愿意出来保护我们行使的自由,才能叫权利。这是权利的特征。能力,might;权利,right。一个字母之差,意思却天差地别:能力取决于自己能够占有多少,而权利则取决于社会上其他人愿意给你多少。

天赋人权?权利是来自人类的经验,尤其是那些惨痛的经验、那些巨大的错误。每当人类经历了巨大的错误、有了惨痛的经验以后,就想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错误,于是人们就逐渐建立起对权利的约定、对权利的安排,目的是要减少错误,减少损失和失败。所以权利来自错误,正确也来自错误,人类在过去惨痛教训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地改变我们社会的制度安排。权利需要社会上其他人的共同认可和执行。

经济权利也是人们基本的权利之一,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言论自由、思想自由,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权利的保护与限制

市场经济从某个角度看,它确实使人情变得淡薄了,但是这种产权和制度的安排,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更丰富了,同时也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丰富了。那些物理距离较近的人之间,比如我跟邻居之间可能交往不多,但物理距离较远的人,却可以通过互联网更频密地交流彼此的思想和感情。人越来越能主宰自己的精神生活了。产权的兴起有两个动力,一个是外部性,一个是人口的集聚。产权的第一个环节是使用权,它的含义是我们能决定资源怎样使用。产权的第二个环节是收益权,也就是收益分配权。产权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转让权。产权保护有三个基本原则——财产原则、责任原则和不可转让原则。财产原则意思是:一个人想要剥夺别人的产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向这个人付费,付到他愿意放弃为止。如果是通过这种方法把产权从别人手里拿过来,那么这种产权就是根据财产原则进行保护的。责任原则的意思是:当一个人侵害了别人的产权以后,侵害者就要向产权所有者赔偿,但是赔偿的金额不是由所有者确定,而是由第三方确定。第三个原则叫不可转让原则,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禁止所有权人把他所拥有的资产卖给别人。

公用品与私用品

大家可能以为私用品就是私人用的商品,公用品就是大家用的商品;也可能以为私用品是私人提供的商品,公用品是政府提供的商品。在经济学里,公用品和私用品有非常独特的含义。私用品最关键的含义是一个人用,别人就不能用;相反,一个人用的同时不影响别人使 用的商品,叫公用品。在经济学教科书里,一个人能用,别人也能用,我们称之为“没有竞争性”;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我们称之为“有竞争性”。有没有竞争性,是区分公用品和私用品的一个关键标准。除此之外,对公用品和私用品还有另外一个维度的区分,叫作“排他性”。所谓的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在实际使用时,物主能不能很方便地把其他的使用者排除在外。如果能比较方便地做到,就说它有排他性;不方便做到,就说它不具有排他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13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82评论 3 3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84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0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0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0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59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21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8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9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93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