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阅读美籍阿富汗作家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依旧被深深触动。全书讲述了阿富汗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的童年往事和他成年后对年少过错的自我救赎的故事,书中描写了父与子、 主人与仆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关乎友情、忠诚、背叛、救赎与成长。
-1- 友情
阿米尔和哈桑,主仆关系,孩童时代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阿米尔:主人的孩子,他敏感、脆弱,他会说的第一词是“爸爸”;
哈桑:仆人阿里的儿子,他忠诚、善良,他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
童年的他们如影随形,一起爬树、一起放风筝、一起看电影、一起在树上刻下”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而伴随着慢慢长大,阿米尔发现父亲对哈桑总是鼓励与欣赏,对自己则很冷淡,他一直计划着要夺回父亲对自己的爱。
童年时代他们的友情是最简单最纯洁的,但是在那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主仆地位的不同,种族的不同,以及阿米尔父亲带有偏见的爱导致阿米尔的自私与嫉妒,会为他们后来的友情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2- 忠诚与背叛
阿米尔为赢回父亲的爱,在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斗风筝比赛中,他决心要勇夺冠军,在他切断第二名的风筝后,哈桑奋不顾身的帮他去追那只风筝,但归途时被普什图族孩子阿塞夫等人拦截,想夺取其风筝未果则将哈桑强暴。
阿米尔躲在角落亲眼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切,但懦弱的他却选择了默不作声的逃离。
即便在以前的日子里,当其他孩子欺负阿米尔时,哈桑义无反顾勇敢地替他出头。即便在为他追风筝前,哈森曾对他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
待哈桑拿回追赶的风筝后,阿米尔假装什么都未曾发生,享受哈桑用“屈辱”换回来的荣誉。
这次事件后,哈桑独自承受一如既往地对阿米尔好,而阿米尔觉得难以天天面对,在他13岁生日会上陷害哈桑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决意要赶走哈桑和阿里。哈桑忍辱承认了偷窃,与父亲二人不顾阿米尔爸爸的反对搬到了其他山区。
阿米尔的自私与懦弱让他一错再错,第一次对友情的背叛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只要看到哈桑的脸,他就会想到自己是个背叛朋友的懦夫,他不敢直面错误,更难谈改正错误的勇气,因为那时他也还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
而善良忠诚的哈桑,却选择了忍受与原谅。我们对于那些曾欺骗过或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象哈桑一样选择放下,选择原谅。因为选择原谅,也是选择了放过自己。
-3- 自我救赎与成长
阿富汗战争后,阿米尔移民美国成立家庭,并在自责与赎罪中忍受煎熬与纠结。
20多年后,在父亲老朋友拉辛汗手中拿到了一封哈桑写给自己的信。阿米尔现在才知道他们离开,哈桑一家还一直替他们护守老房子而被塔利班枪杀。
拉辛汗告诉了阿米尔一个惊人的秘密:哈桑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几十年前,他的父亲与阿里的妻子偷偷地生下了哈桑。
父与子双双都背叛了这二位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的仆人爸爸阿里与儿子哈桑。拉辛汗在临终前给阿米尔信中写道:
我想让你明白的是,你父亲的深切自责带来了善行,施舍街头上的穷人,建了那座恤孤院,把钱给需要的朋友,这些统统是他自我救赎的方式。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是否也曾或多或少撒过谎,自私过,刻薄过,犯过错误,有意无意伤害过别人,或曾做过令自己终身遗憾与后悔的事情,每每回想起这些画面时,是不是总会令人纠结、内疚与自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后,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敢于正视,敢于改正,敢于自我救赎,就象文中后来的阿米尔父子一样,把罪行衍生出善举,这就是对内心对灵魂最好的救赎。
-4- 成长与温暖
拉辛汗那句:“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让阿米尔第一次以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的形象,再度踏上了久违多年的故土,为哈桑之子索拉博尽自己的心力。
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孤儿院被塔利班份子领走,阿米尔发现领走的人正是当年侵犯哈桑的阿塞夫,索拉博如同父亲哈桑当年一样遭到了阿塞夫侵犯。阿米尔在解救的过程中,被阿塞夫打得半死时,索拉博就像当年他父亲哈桑救他一样用弹弓射瞎了阿塞夫的眼睛,二人终得以解脱。
阿米尔领养了索拉博并将他带回美国时因出现误会,伤心的索拉博不再信任他而绝望割脉自杀,即使被及时救治后终也郁郁寡欢,不再有任何表情。
直到有一天,阿米尔如孩童般的为索拉博追风筝,并且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转过身,他追,那一刻,他看到了索拉博小小的微笑。
拉辛汗是阿米尔父亲的合作伙伴,也是阿米尔的忘年交和成长引路人。他鼓励与肯定阿米尔小时侯的写作,并试图引导年少的阿米尔勇于面对第一次的友谊背叛,虽未成功,直至临终前他都未曾放弃对阿米尔的引导。最后,阿米尔最终战胜了心中的魔障,以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勇敢地走上了灵魂的自我救赎之路。
文章最后以“我追”二个字作为结束。
是的,阿米尔在索拉博小小的微笑里追,为他追,也为自己追。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个风筝,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为亲情、友情、爱情在追;
为善良、忠诚、正义,为一切美好的东西在追……
正如武汉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之际,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冲在了武汉最前线;相继而去支援的医生护士、军人等最美丽的逆行者冲在了武汉最前线;还有处理捐资捐物、无偿供餐、跑车等等驻守在武汉的爱心人士们;他们,都在为保全人民的生命在追,为大爱在追。
无论多苦,无论多累,无论前方充满着怎样的未知和可怕,他们凭借强大的信念,勇敢地在追。
这追,是冬夜里的温暖,细细的暖,温馨的暖,深厚的暖。这暖是爱,是希望,更是冬夜里最亮的星光。
让我们也象他们一样勇敢,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