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来了,我怎么让他们印象深刻地回去?

家长会前的胡思乱想:

接手713快一年的时间,期间我们经历了很多场大大小小的考试,各种精彩的集体活动,还有几次家长会。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和自己的成长下,变得成熟和团结,知道如何为自己努力,怎样为班级团结一致。13班班风很正,很团结,期中考试在年级平行班排名中还算靠前。但总有一些小问题,我想着: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到底可以怎么帮他们?比如青春期的到来,情绪的大波动,父母的“不理解”,手机的吸引等问题。所以我决定开展一场不同于以往分析成绩的家长会,将家长讨论与学生发表观点联系起来,让孩子遇见更好的家长。

一、家长会前的准备:

如何知道每一位孩子的不同需求呢?如果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耗时长,效果差。因此我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设置十道选择题和二道简答题,分析孩子们的亲子陪伴、独立性、奖惩机制、情绪调节、时间规划五个方面,并对每位学生的问卷进行一一分析,秉着组内同质、组外异质的原则,对家长们进行分组。并抽出十位学生代表。

在家长会前,我指导孩子们为每组准备好马克笔、展示纸和教室情景布置。

二、家长会进行中:

首先,针对期中考试的情况,分析了我班的弱势学科,并提供了相应的策略。

接着,我给家长们看了孩子们调查问卷的情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然后,给家长们限时15分钟,就该小组的话题进行讨论,包括问题的原因、表现、未来措施。期间,十位代表学生可任意走动参与每一组的讨论。

精彩的环节来了。每个小组派一位家长代表进行分享,限时5分钟。之后,孩子们对该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下是家长们的分享内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根据家长们的建议与难题,孩子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 时间规划:10:45上床睡觉,超时第二晚加多练习;手机开启学生模式;

2. 激励机制:鼓励奖励学生团队夏令营活动;

3. 情绪管理:来自父亲的关注;父母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自己先情绪激动;

4. 独立性:规划好每天孩子的家务量,一起为家庭努力;

5. 亲子陪伴:尊重,倾听,理解,信任

三、家长会后的思考和反思:

家长会结束之前,我问了家长们,你们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家长们回答道,大部分难题已经解决了。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我的主要目的达到了。最后,我对家长们和学生们的分享做了总结,并与两者达成了一致。希望家长会回去后,家长们能落实到位,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教导在青春期的孩子们。

反思:第一:由于时间限制,这一次的家长会本来是要在17:45结束,但我却拖到18:30,时间有点过长。主要原因是我在学生分享这一部分,没有限时。第二:有部分家长在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就在该组很无聊地待着,浪费时间,下次可以设置一段自由换组讨论时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