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朗读者》节目,其中一位朗读者麦加在给写儿子的信中这样说:读书就是回家!
听过最多的关于读书的比喻:书是朋友,书是导师,书是知音,读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交流!我从未怀疑过类似这样的比喻,甚至觉得这比喻还还不能完全说尽书的好处。
我喜欢读书是它能在我孤独时给我慰藉,在我感到人世炎凉内心布满阴霾时,它能为我指点迷津,它带不来多少实质性的物质帮助,我说书好,大抵只有和我一样爱书的人或者只有自己能懂。读书让人安心,能让人心胸开阔,能让人找到知音的感觉,都说知音难觅,有些终其一生也恐怕也遇不到一位真正的知音,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如果伯牙相信人终其一生还能遇一位子期一般的知己,恐怕不会折了那把琴。
知音可遇不可求,如果非要求,那别去人群里寻觅,而是去书中,当然我说的绝对是好书,对你人生大有裨益的书。深知书的好处,但第一次听说读书就是回家,我条件反射似的自问:那对于不愿回家,家中充满着痛苦的人,说读书就是回家,岂不是痛上加痛吗?岂不是说对有些人而言书就是痛苦的跟原地?
在我的整个成长史里,最怕听到的一个字就是“家”,一想到家,便想到争吵,一想那争吵制造的乌烟瘴气的气氛,别说想回家,我是希望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在我整个上学的生涯中,学校是躲避家庭战争的临时性避难所,所以住宿对我而言就是天堂的生活,自由自在,除了比较孤单,但比起争吵,孤单根本算不上什么。
高考填报志愿,不争气的我只能上个普通的三流大学,我报考志愿的第一心愿是:离家远,但是不幸的是因为户口原因,我只能选择报考本省的一所普通三流院校,这让我一度不悦,但好在离家较远,为了不回家,我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就开始努力挣钱学费、生活费,没向家里在要过一分钱,当然就有更多的理由不回家了,偶尔回家一次,也是行色匆匆。
你问我想家吗?想,非常想,但想的是我臆想中的幸福之家,没有争吵,一家人相亲相爱,吃的也许简单,却有家的味道,事实却是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凄凉。平常日子还好,尤其是到了诸如中秋节、春节这样中国传统节日的那一天,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是既想家又恨家,既为自己能独善其身而感到幸运,又为逃避家庭争吵冷落家人而感到自责难受。
在农村,孩子从不回家,就会被人说三道四,尤其左邻右舍知道我只在省内读书,回家是极其方便的,家人也是怕这这一点,每逢春节,拼了命的叫我回家,而那仿佛是我人生的劫难,每回家一次,我终生不婚的决心就加深一层。家,仿佛就是地狱。我一直都在努力,但始终改变不了家的命运,也无法理解自己想回家而怕回家的纠结心理,而这种情感无处表达,我只有看书,寻求一片心安。可以说读书是我远离家庭而走的一步棋,等我终于远离了家,想家难耐,读书又成了让我安心不想家的镇静剂。
在书中,我理解了每一个不幸者骨子里是渴望着有幸福的家的,只是像周国平在《家》中说自己我的价值取向是:能有一个好伴侣其次是没有伴侣,最糟糕的是遇到一个坏伴侣,我恰恰是从后往前理解这句话的,这也导致我第一念头是倘若会有一个不幸而非幸福的家会怎么办?还不如不要家的好。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读书就是回家”的麦加,也是和儿子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交流即是争吵,一争吵儿子既会离家出走,比仇人还难说。后来在儿子远赴异国他乡读书,父亲麦加便将一封信偷偷塞进儿子的行李箱,信的末尾就是“读书即是回家”。让书带你回家,书书安你的心,让书去练你的翅膀。儿子在读完父亲的信后,回了两个流泪的表情。我想那一刻儿子理解他的为父之苦了,也一定从这一刻开始从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转便为想家念家的在外游子,那一刻,家在他的心里一定是温暖的。
我思考了很久,家,本是幸福温暖,让人踏实的代名词,不幸家庭的人渴望有个幸福的家,幸福的人渴望到家中感受生活不曾给予的温暖总的来说,家,本是最该让人能安心依靠的港湾。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遭遇致使家不在温暖,但家中的人总也希望努力化解不幸,渴望着相亲相爱的,无论有多少不幸致使一家人形如仇人,有血缘的亲人总是会努力化解矛盾,没血缘的夫妻,即便分道扬镳,还是会在遇到真爱时更加投入幸福当中,在努力去营造着一个幸福的家。这说明什么呢?家是好的,依然是幸福的代名词,是让漂泊在外的人想要踏实依靠停泊的港湾。没有不幸的家,只有不好的人。终其结果我们该学会的还是如何做人,家是无辜的,是和好书一样具有吸引人停泊栖息的魔力的。
无论是漂泊在外的单身汉,还是有家不能回的游子或是男人女人,想家是最自然不过情感了,如果不能回家,回家的爱无处安放而感到孤独落寞,那就去读书吧。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金屋就是赛过黄金的温暖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