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的产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这篇李白的诗作,我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来分析第三联。古汉语本就言简意赅,“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简单的并列在一起,这并不是完整的句子,省略了动词,也就未指明主宾之间的从属关系。浮云依依就像离行客的百般不舍,落日融融是友人醇厚的关照,这正是第三联要表达的意思,而原文只是未明说“像”,也多亏了未明说,才拓展了意境。因为心中有情,这日暮一刻的自然景观就生动有灵;有情欲出而未出,这心中一刻的感念就带入到眼前的视觉中去,化成了相依相融的离别画面。这是作者写下此行的缘由。

四个名词的并列让句子变得凝简,省略的动词给读者留下了揣思的机会和空间,因此也就拓展了诗的意境。更进一步讲,送友人离行之事自然是伤感多怀的,可是该如何表现在主客两方心里那抽象的情意呢?抽象的东西难以被语言表述再被人们接收,强写很容易写成理论般的说明书,所以,一种方式是写人的动作,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衣饰妆容等的改变来展现事情的样貌,引领人们在一种叙事框架中经历故事主角的心理历程;另一种方式也是汉语古诗所常用的,是找到某种合适的“客观对应物”,使人类之间复杂的关系纽带能够映射在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上,古诗中这种“客观对应物”往往是自然风貌。概是大自然秋收冬藏,变化取之不竭的缘故吧,丰富的自然元素、多变的形状和声色是富余的展现人事变动和更迭的不二法门。

回到本诗重新感受,云缕在风中浮游渐远,浑圆的日头低悬天边行使注目礼,这一去一留间完好的传递了送别这一主题,也让我们同时体会到主客之间的双份情感。生动具体的画面在想象中展开,我的识海被光染成橘色的帷布,升高的温度里有融融的热泪,不知道是为刺目的太阳而流,还是替李白的友人而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5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4评论 0 1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70评论 7 3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4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