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娟的傻,不是真的智商有问题,只是太实诚而已。
01 掌上明珠
傻娟,姓朱,叫朱春娟。属猪,长得极其普通,三白眼,朝天鼻,一米五的小身材。
苏北,黄河古道石庄水库北岸,有穆阁寨古村,远近闻名,朱春娟的人生就是从这里开启的。
1971年的清明节前后,连日春雨绵绵。生产队社员都窝在家里,女人们做针线,男劳力扎堆卷纸烟神侃。
突然,在沙沙的春雨声中,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女人的惨叫,紧接着是一个婴儿清脆的啼哭声。
朱春娟,在人们七嘴八舌的感叹中,来到了人间。
当时的苏北,人们的温饱已经没有了问题。家家户户的父母,都会把该上学的孩子送大队小学去读书,一年基本上就几毛钱的学费。
朱春娟的父亲朱奎,是穆阁寨大队会计。由于经常看书、开会,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比一般的社员稍高一些。
遗憾的是,自从生了春娟,春娟的娘再也无法怀孕。四处去看大夫,均没有良策。
春娟成了父母人生最终的希望,越来越被父母疼爱。家里所有好吃好穿的,先紧着她。
一直到小学上完,春娟都不知道挨打是啥滋味。
02 风雨少年
天有不测风云。
春娟在石门乡读初一的这年冬天,朱奎突然得了急病不治身亡,在烧火做饭时,直接倒在了灶膛口。
天塌了。
娟子想辍学,回家帮母亲干农活。
老师来家访了。说:“傻孩子,你学习成绩好,将来上重点高中肯定没问题!只有上学,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没钱交学费,老师帮你想办法。”
但是,善良又孝顺的春娟,含泪谢过了老师的好意,执意退学。
只是这个决择,真的改变了她的一生。
从此,家里分的一亩多自留地,还有六亩多大田地,没日没夜地晃动着娟子母女瘦矮的身影。
在当时,干农活靠的是力气。母女俩拼了命,也没能成为合格的庄稼人。娟子已经记不清娘俩被累哭了多少次。
这样苦熬了几年后,娟子的娘撑不住了。
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村东头二栓的娘来了,又劝娟子娘:“再走一步吧!”
娟子娘坐在堂屋,望着院子里晒玉米的娟子,出神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
娟子崩溃了。一个人跑到水库边父亲的坟上,嚎啕大哭…
她望着浩淼的水库,一直呆坐到了天黑。她告诉自己:不能放弃生命,一切尚未开始。
03 含泪出阁
母亲改嫁和娟子出嫁发生在同一年的同一个月。
十六岁的娟子,经媒人介绍,与同村小学同学郭文化结了婚。由于年龄小,也没有扯结婚证。
娟子娘在打发娟子出嫁后,也在这年的腊月二十九,改嫁给二栓妈的娘家弟弟,一个四十多岁的瘸子。
04 虐待摧残
郭文化家在穆阁寨村里是单门独户,自幼常看到父母被邻居们欺负,形成了他复仇阴暗的性格,做事心狠,心理扭曲。
他幻想着自己将来要生许多儿子,要在村子里彻底扬眉吐气,要活出个人样来给村里人看看。
被寄予这样的厚望,朱春娟嫁到了郭文化家。郭父郭母也很期待,盼着这新来的儿媳妇能给郭家带来旺盛的香火。
第一胎,女孩儿。
第二胎,女孩儿。
第三胎,女孩儿!
渐渐的,郭家人心灰意冷了。
由于连年怀孕生孩子,春娟的身体始终没有恢复过来,变得病怏怏迷瞪瞪的。
常言说,生一个孩子傻三年。春娟连生了三个孩子,几乎耗尽了她的心智。
更恐怖的是,郭家人态度越来越恶劣,说话越来越难听。
郭文化要求春娟再怀孕,直到生出几个儿子为止。春娟说等过几年,调理好身体再说。
话不投机,想法迥异。矛盾升级,郭家人开始对春娟大打出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下地干活,带孩子,做饭洗衣,全是春娟一个人的事。稍有不顺,就招来一顿毒打。
05 南下打工
有从广东打工回村过年的人看不下去,偷偷地给春娟留了个自己在广东番禺的地址和电话。
过了春节有两个月,春天处处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花红柳绿,麦苗返青,苏北平原像铺上了无边的绿毯。春风拂面,让人感觉到满满的阳气。
这晚哄睡了孩子,春娟一个人取些黄纸,悄悄地来到父亲坟前。她边烧纸边告诉父亲,自己准备脱离这个家。
三天后,郭家人发现朱春娟不见了。四处去找,没有音讯。
又去李埠口找李仙姑看香,李仙姑看着那簇冒着袅袅蓝烟的香火,半晌不语。最后说:别找了,跟人跑啦。去很远的地方啦。
郭家人顿时气急败坏,暴跳如雷。
06 再披红妆
五年过去了。
春娟思念孩子愈发心切,常常一个人躲在厂子的职工宿舍里哭泣。有时夜里也会梦见三个女儿哭喊着找妈妈。
她攒了不少钱。准备回穆阁寨一趟,说走就走。
让她没想到的是,郭家父母已经双双亡故。郭文化去了连云港,跟同村人一起,去远洋鱼轮上出海捕鱼,几个月才回连云港港口一趟。
三个女儿,在春娟娘的家里。
春娟带着好多礼物,来到娘现在的家。母女见面,抱头痛哭,不一会儿,三个女儿回来了,五个人又哭作一团。
春娟问娘:继父呢?
娘不语。许久才说:去年有病,死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三年过去了。春娟的三个女儿都上学了,春娟不时会寄钱来。
郭文化在一次随船出海捕鱼时,在菲律宾附近海域遇上风暴,不幸坠海身亡。
春娟把远洋鱼轮公司赔偿的三十万,全部给三个女儿在银行存成了定期,每人十万。
一年后,春娟与厂里一起打工的徐州老乡刘东亮结婚。
结婚时,既没有领结婚证,也没有双方一个亲人到场,只是简单订了两桌饭,将厂里的工友请来热闹了一番。
07 风雨又来
刘东亮来广东比较早,是个车间小组长。平时爱说爱笑,看上去人很随和,初中文化。四十多岁,一表人才。
因为都是苏北老乡,平时对春娟关心不少,二人日久生情。没结婚之前,春娟就搬到了刘东亮的单间房同住。
一天晚上,下班回到住处,刘东亮接了一个电话后,就神色慌张。正在做饭的春娟感到奇怪,刨根问底方知:刘东亮在老家有老婆孩子,此刻,正坐火车往番禺这边赶来团聚。
傻娟,手里拿着正在炒菜的锅铲,木木地望着眼前这个男人,她这次没有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