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雨,但不单单写春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写春雨的技巧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 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这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春雨图。

      既然是春雨图,那就不能不写春雨。

      我们说,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江南的春雨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且看第一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最寻常”,可不就是江南春雨的特色么?  我们都听说过烟雨江南,江南于是和小雨结下不解之缘。“寻常”表明经常下。但是不是很烦人的那种呢?作者怕你以为这春雨下得让人着急,令人生厌。想立刻消除你的误解,“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既然雨不大,那就让我们怀着诗意的心情,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它吧。“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请想一想,牛毛、花针和细丝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噢,细!对的。可是它又不仅仅是“细”,它还有别的特点。为什么说它像牛毛呢?嗯,我们平时形容东西多,爱怎么形容来着”?  对,多如牛毛。像牛毛,还表现春雨多,这个“多”不是雨大的意思,而是“密”,毛毛细雨, “密密地斜织着”,远远看去,“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薄烟,可不真的是烟,而是细密的雨丝远远看去的效果。“像花针”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呢? 对,花针除了“细”外,还发亮。因此,春雨的又一特点被我们分析出来了。那么“像细丝”呢? 噢,表现春雨的长。

    到这里,正面写雨的也就写完了。

    作者觉得若是这样总还缺少点什么,他还有可写的。他写春雨不单单写春雨,他还写春雨中的事物、景物和人物。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雨虽不大,然被春雨洗涤过的树叶儿和小草儿,却一绿一青。绿的绿得发亮,怕是反射的天光或者太阳光吧;青的青得“逼”眼,“逼”字用的好呀,不是人主动去看,而是小草把青色硬送到你的眼里来,令你不得不看,表现青的程度。这句写植物,属静景。

    来看看江南水乡的人物如何。

  “在乡下,小路上 ,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正是因为雨不大,所以才有悠闲者撑起伞在小路上、石桥边慢慢地走,才有农民披着蓑戴着笠在地里劳动。这是写人,属动景。写他们雨中静默的房屋,又是静景,也侧面表现雨小。

      接下来有必要对春雨图的写作技巧来个总结:

    一、写春雨但又不单写春雨,还写雨中的事物、景物和人物。

    二、自然界本来就有静有动,因此动静结合的手法的运用是春雨图的一大特色。

    三、雨不大,密密地斜织,像薄烟,没有声音,甚至浸润在身上也没有凉凉的感觉,它又无臭无味,因此这段全用视觉描写。

      总之,朱自清的春雨图着墨不多,但值得反复玩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全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李小讷阅读 2,656评论 0 3
  • 原作欣赏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
    三秋桂子2021阅读 9,783评论 18 42
  • 春 朱自清 训练重点 一 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 二 比喻、拟人的修辞...
    sea20192019阅读 3,671评论 0 2
  • 文/叶老巫 || 每天絮絮叨叨,坚持日更, 第146篇 || 跟着课文学写作003 1、 我相信,很多简友都读...
    叶两步阅读 9,298评论 12 57
  •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
    清心阁阅读 97,426评论 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