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二节课,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报告会,由校长向派出所一名民警授予法制副校长聘书,并组织师生聆听了他做的防校园欺凌报告。

事后我问了主任,这样的法制教育报告会是不是各个学校都要举行。他说这是教委法制股的要求,全市学校这个月都得举行一次法制教育报告会。
今天降温了,操场上很冷,师生在冷风中站了一节课。其实这类报告会已经成了形式主义,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如果不提醒,学生几乎都忘了校园里还有校园欺凌这回事。可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开防欺凌主题班会、举行这类法制报告会,从各个层面都在暗示:我们学校的校园欺凌“无处不在”。
我觉得那位民警同志也有点应付公事:给学生讲案例时还照着稿子念,这跟老师讲课一直捧着书有什么区别呢?
真正的校园安全教育,不该是冰冷操场里的“走过场”,也不该是照本宣科的“任务式宣讲”。它需要走进课堂,融入日常,以学生能听进去、记心里的方式传递力量。若只是为了完成要求而反复“提醒”问题,反而可能让教育失去本真,这或许是比校园欺凌更该警惕的“形式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