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曾经玩得那么要好的小伙伴,怎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呢?最近看了一个朋友的文章,说,越长大越难找到推心置腹的朋友,这话不假。
工作之后,不像在学生时代那么纯粹,并不是说大家都不单纯,而是每个人都来不及顾暇自己的家务事,哪有精力和时间去像上学那会疯狂地经营一段友情。各种工作上的烦恼,家庭的琐事,孩子上学,上补习班,各种事情接踵而至,渐渐地,你就被放到了不那么重要的位置。
或许曾经的友谊被搁浅在各种同学会聚会上了。同学会就像一个被控制的卡带,只要按下按钮,音乐响起,大家就会像上学期间那样狂欢起来,仿佛没有了世俗的羁绊。当音乐戛然而止,大家很自然地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在这不停地按下、停止的循环中,我们很努力地维持了一段微妙的同学友谊。
前段时间,我的妈妈在街上遇见了我小学同学的妈妈,两个人聊天的内容自然是我和我同学。我妈妈告诉她我要结婚的消息,并且邀请了她们全家来参加我的婚礼,还要来了我同学的手机号码,让我和她聊聊。我很无奈。
我妈妈也许觉得关系很近,大家都在家乡的小县城,隔三差五都能遇见,但是对于我和我同学而言,中间隔了10年的时差,再也倒不过来了。并非出于清高。从小学毕业,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从那以后,也失去了联系。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里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不要去打扰故人的生活。也许你们的缘分仅仅存在小学的那么几年,也许仅在大学的那么几年。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岁月静好的那段时光,和他们一起打闹、一起笑、一起哭,祝福他们在他们最美的时光里好好过。我们没有精力去参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我自己心里很清楚,就算和很久之前的朋友又有了联系,觉得干什么都尴尬。找不到共同的话题,聊过去那些模糊的记忆还是对未来的畅想,但是你们的未来不在同一轨道上。或许有人说,要是都像你这样,会没有朋友的。
朋友,这个词,在生命中越来越有分量,因为数量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真。现在只要见上一两面的人都可以称作朋友,微信圈里海外代购的也是朋友,同事的同学就是朋友,以至于模糊了朋友的界线。
在我的人员划分当中,这些人最多只能是熟人,有过一面之缘而已,成为朋友,远远不够。我不是一个爱和别人称兄道弟的人,但是只要认定了这个朋友,我肯定是会用心对待。小时候上学认识的同学,那是环境决定的,我们并没有选择权,所以和自己性格是否合得来、友谊是否长存,都是时间问题。在我们没有自主选择朋友权利的时候,我们就误以为同桌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或是班里的某某某是我最好的朋友。以至于到现在,如果不参加同学会、不联系老同学都会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小时候我们的社交完全是在父母的带领下进行的,里面也有很多父母的意愿,时常会有父母不允许孩子和某某某玩,因为那个小孩很调皮,不好好学习。于是我们总是会被引上正道,以为和成绩好的同学成为朋友才是光荣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什么是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东西。
上大学的时候,当有人问,心目中理想的朋友是怎样的?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说要善良、有人喜欢聪明、有人说情投意合。当然,这些都很重要。但是于我而言,就是舍得在你身上花时间。
听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能够做到真的很难。最爱我们的父母,从我们呱呱坠地就花了无数的时间在我们身上。朋友,就是那个愿意听你叨唠无数次的烦心事,就是那个能陪你一起疯狂的人,就是那个愿意和你一起干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但还是很开心。
他们愿意陪你,并不是他们的时间花不完,而是他们珍惜你,珍惜这份友情。如果遇上总是推三阻四的朋友,只要一有事情就装作没时间,我觉得这份友谊也没什么好维持的了。比如,你现在出差去另一座城市,恰巧那座城市有你曾经的朋友,你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叫他出来聚一聚。其实当你有这个纠结的时候,已经说明你们的关系没那么铁了,因为你有顾虑,担心如果叫他出来会不会耽误他的时间;但如果是很好地朋友,你应该会提前告诉他,让他去机场接你,然后一起畅饮。这叫无拘无束,你不用考虑是否会浪费他的时间,他也不会觉得和你在一起浪费了他的时间。
所以,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有几个这样的朋友。说一句说得很烂的话了,在好朋友家,你可以直接打开冰箱。想想,除了在父母家可以随便开冰箱外,还有谁的家你可以这样?
或许是因为长大了,所以考虑的事情也多了。你们会说,单纯些多好,像小孩子那样,想和谁玩就和谁玩。你也说了,是玩,不是建立长久的友谊。小时候的只能称作玩伴。
或者先扪心问问自己,你愿意花大巴的时间在N久没联系的曾经的玩伴身上吗?你会不会以加班的借口推脱说下次再聚?我应该是会的。不是清高,而是曾经的岁月并没有把你留在我的身边,你只是留在了曾经的美好里。所以没有必要为了逝去的友情而黯然神伤,我们可以做的是好好对待当下陪在我们身边的人,如果有一天必须分开始,想起这段时光,不至于太懊悔。
因为各种原因的离开,我们都无需伤心,只要好好祝福,希望他们可以遇见同你一样美好的朋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温暖彼此,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