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上的压力,有时候大家聊一下,有个出口可能都会舒服一些。
今天带着女儿带外面骑自行车,后面骑了一会轮滑。碰到朋友家的女儿,我们一起玩。他就开始抱怨他老公。大概是:她家的马桶堵了,老公就问她怎么办,然后问她为什么会堵,是不是她扔了什么东西进去?然后,也不管她是吃着的饭 ,还要她去处理。我当时觉得有点不可理喻。她也觉得很生气。然后,我发生我们家也是一样的情况。上次我们家马桶堵了,他还要问你有没有扔东西进去,为什么会堵住?而不是马上就想办法解决问题。是不是这就是典型的男性思维?还是男性的这种角色的定位开始越来越女性化了,女性越来越强大了?
今天带女儿练自行车了。女儿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很主动很积极,但是自己不大喜欢的事情,畏难情绪特别大。像练轮滑,她每次都特别积极,可是拍皮球、跳绳这些事情,就是一下一下的,喜欢起来了练练,不喜欢起来,真是没办法。你怎么说都不行。有人说,孩子要坚持一件事情,其实家长有很大的因素的。我在想,是不是我们的原因导致她对一项运动忽冷忽热的,想起来了就练练,不想起来就不练的?
今天带她练自行车,她骑了2圈还蛮开心的,到后面就开始不干了。慢慢哄,慢慢劝,又练了一会。各种外在的奖励都不行,更别说内驱力了。后来看到小伙伴骑轮滑,她就要开始轮滑了,不愿意再骑自行车了。我想想也不能给她太大的压力。后来就让她骑轮滑了。骑了轮滑以后,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爬窗户,蹦跶。姑娘的的臂力还是不够,再加上运动得少,相对其他的小朋友还是弱一些。灵活度不够。
我在想疫情过后,还是想办法带着他们俩一起运动了。要不然,后面还是会比较吃亏的。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她在外面运动玩得够够的,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都好了不少。所以还是得多运动。运动塑造大脑。接下来,我也得给工作调整一下,慢慢的带着孩子多做一些运动,我自己也要适当的做一些运动。
就像我的共写搭档说的,没有不爱运动的孩子,只有引导不恰当才会导致孩子不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