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人只有超越自我,不断追求知识的真理,才能活出生命的价值,这是真正的“浮士德精神。”也是歌德毕生的追求,而一直待浮士德身边的梅菲斯特,除了帮助浮士德去得到他所想要的任何欲望时,也在阻止浮士德的努力,让浮士德重新回到迷茫困顿之中,这是梅菲斯特的“恶”,因为它根本不相信人是向善的,否定理性,否定努力。如同肉体和灵魂的挣扎,自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浮士德难题”。

看完《浮士德》,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浮士德,也都在和梅菲斯特做着交易。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中,一面是浮士德的追求,渴望自己的理想照进现实;另一面,梅菲斯特的“恶”阻止我们面对现实的残酷而搁置理想。人生的痛苦,在于无法达到两种的平衡,但说到底,人的可贵不是在于拥有真理,而是在于追求真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