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从模仿开始

很多人觉得写作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就不要去模仿,其实这个观点,初看好像有点道理,但仔细推敲,其实有很大问题。

因为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发现我们特别喜欢的文字风格,会情不自禁地去模仿他的风格,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在写作中体现出这种风格。比如我前段时间看庆山的作品多,发现在写文章的时候,遣词造句都有她的痕迹。这个过程,其实就已经有了模仿了。

写作,必然是从模仿开始的。见贤思齐,看到好的文字,欣赏的同时还想去试着揣摩借鉴,古诗还讲究化用呢,化用得巧妙,反而还能推陈出新,可见古人并不反对模仿。

但是模仿也有深浅之分。你是学他的风格,还是思维,还是文章框架结构?很多时候我们如果不深入研究,我们的模仿只停留在表面,我们就无从得知他的思想深度从何而来,无法得知他的信息含量从何而来。我们就无法去追究这篇文章背后体现出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素材挖掘,我们就只能模仿到他的“写作中“,这个只是浅度的模仿,我们无法模仿他的“写作前”,看到他在撰写前为这篇文章付出的努力。

有时候我看到一篇文章,看到心惊胆跳,甚至绝望:这得下多少功夫啊!这得储备多少知识啊!这个思维高度怎么做到的啊!真的是觉得自己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绝望。但是理性下来后,就会去分析,它为这篇文章所下的功夫,进而复盘自己,要达到这个写作水准,需要做好哪些工作,虽然知道超越的机会渺茫,但毕竟还是要咬牙试试的。这个才是深度模仿。

写作初期,其实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就好比我们练毛笔字,首先就是找到古人的帖子,一遍遍单反复临摹,直到得其精髓,再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创新,基于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风格。古人的经典作品,之所以传承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传承的道理,一笔一划,都是古人揣摩无数遍才得到的最佳路径,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

如果不能别人作品的好,就很容易看不出自己作品的不好,就很容易故步自封,就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所以我们完全有必要去模仿,不断发展别人的好,不仅是发现表面的好,还得找到为什么好,还原别人达到这个好,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应该如何追赶前贤,才能达到这个水准,甚至超越。模仿,是我们进步的必然路径,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千万不要被这种“不要模仿”的观点误导。如果遇到真正喜欢的文章,为什么不能去学习借鉴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晨醒来,梦中的场景还未散去,依稀记得我的书法老师,手里拿着一支金色的毛笔,告诉我这支笔可以点石成金,也可写出传世...
    江雪阁阅读 2,408评论 22 59
  • 学写作从模仿开始,这个经验也是鱼老师告诉的。 一个写作新手,在早期会遇到很多困惑,比如说想写一个故事,人物如何设置...
    冬天的海_b4e7阅读 641评论 0 3
  • 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如果没有来简书更新文章,就感觉有什么事情没有做,睡醒了到了十一点左右也会醒过来。 要想写出...
    姝淇读书阅读 373评论 3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93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