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云有恩 周廷生福
清朝末年,祖籍江苏宿迁的项成周来到了温州,开了一家裁缝铺,一个四代人的故事从此拉开序幕。
没有人会比裁缝更能了解布料对于衣服的意义,小项执着的选择了棉麻,棉麻,总是会和布衣一起出现,棉麻是普罗大众最喜欢的一种面料。最普通的材料做出不普通的衣服才是一个裁缝高超技艺的体现,一如烹饪中的开水白菜,裁缝心中的梦大概就是做出穿着的人喜欢合适的衣服吧。小项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就想踏踏实实的做好衣服。
小裁缝虽然不能发财致富,但也能成家立业,小项(项成周)在这温州街头混出了名堂,一样的布料,小项(项成周)做出的衣服就是比别人的穿在身上合适精神,裁缝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小项初心不改,只想踏踏实实的做好衣服,随着新式布料的兴起,裁缝铺的生意渐渐没落了下去,学徒纷纷劝师傅选用更便宜花色也更多的新式布料,成了老项(项成周)的小项也只是摇摇头。这世道一天比一天艰难,以前遇上个逢年过节,普通人家还能做上一身新衣服,如今一年到头混一顿白面饺子就不错了,学徒也出门送衣服的路上被抓了壮丁。余下一老一少在这乱世中艰难度日,好在孩子争气,也能撑起半个家。眼见日子安定下来了,管他是总统还是皇帝,老百姓不就图口安生饭吃,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这裁缝铺也焕发新生,重新运转起来。只是这世道到底是变了啊,老项(项成周)不明白,这好好的衣服不穿,棉麻多好的料子啊!结实透汗,一转眼满大街的西服洋装,那些小姐太太撑着阳伞挨个的去了那成衣铺子。据说这叫“时髦”不是没人劝过老项,凭着几十年的手艺要是改做洋装,不比那成衣铺子卖的红火?老项摇了摇头
,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哪能说改就改!“祖宗?皇帝都灭了”再问,老项(项成周)也只是熨衣服不说话,总归还有几个老顾客,这裁缝铺算是开的下去。
日子是越发的艰难,老项也终于油尽灯枯,小项(项云亭)接过了老项手艺仍旧只用棉麻只做布衣,历经几十年的裁缝铺也算是这街上的一景。这仗也是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只要不死生活仍旧继续,能做的起西服洋装的都是大户人家,要不就是些兵匪,棉麻终究还是老百姓们的第一选择,这一身的手艺还在,安分做衣服的心还在,就像种子,遇到阳光雨露便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裁缝铺也重新红火起来。日子终于太平下来,裁缝铺历经战火看起来沧桑不少却也生机勃勃,人还在手还在。可是这当家的变了,这衣服也得变,眼看着棉麻再也无人问津,日子是越发的红火,可小项的心终归空落落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从前裁缝铺红火的日子,小项(项云亭)的嘴角才隐隐的有点笑意。
春去秋来,小项(项云亭)熬成了老项,老项带着遗憾也终撒手人寰,小项(项有生)接过两代人的梦想,继续做着那个关于裁缝铺的梦,梦里有华美的布料,精致的华服。转眼改革的风最先吹到了沿海,小项(项有生)大着胆子推出了华服,终于这手艺重见天日,时代在变,潮流在变,这华服虽然可以暴露天日之下,却失去了人们的宠爱,中国人仿佛忘了它们,新式面料,新式服装一夜之间攻陷了中华大地,看着铺子里无人问津的华服,小项(项有生)无可奈何,千言万语化成嘴边重重的叹息,再后来小项也(项有生)成了老项,眼看国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这华服也终于被人们想起来,棉麻又重新获得大众的喜爱,老项(项有生)把满满的希望交给了儿子小项(项恩福)。
“布衣精神”正在回归,也正诠释着复古与时尚的一种碰撞。当你走在大街上,偶然飘过的衣衫布衣,会不会让你也觉得是耳目一新呢?
在新世纪里,小项(项恩福)将裁缝铺开去了北京,这里有适合华服发展的空间,小项(项恩福)也做了一个梦,梦见华服再次开遍神州大地。承载了四代人梦想的驰誉华服正在崭新启航。
春去秋来,小项会变成老项,华服的故事仍旧继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