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某群不知何时弹出了个问题:今年快过去1/6了,你都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情?(这里的有价值,主要是指能让你更好地改变)。
然后在线小伙伴的回答,一个比一个惊人,日更文,搬家去了云南,辞职去了旅行,写曲,创业,……
我忽然想起我去柬埔寨爬上高布斯滨(Kbal Spean)的情景。高布斯滨(Kbal Spean)是一个远离中心景点的自然保护区,山上有奇特的水中雕像,沿途上去,丛林密布,树根纵横,人迹稀少,周围据说还有不少还未清除的地雷。入口到山上目的地,1500米。我带着7岁小儿,竟然比较轻松完成了。
这要归功于它一路的路标指示。它从山下入口开始,每100米就有个路标,距离目的地1500米,1400米……我几乎从一开始没走多久就有点想放弃这次攀登的。一抬头,还剩1400米的图标跳入眼睛,乐了,已经完成1/15了。继续,又刚想要不要算了,又看到下一个路标,1300米……我们就这样追寻着一个个路标,到了目的地。我相信,没有这15个充满智慧的路标,我未必能这么顺利到达,中途放弃的可能性很大。
每次去一个陌生地,总是觉得去时感觉目标遥远,归途却觉得很近。这种感觉也同样出现在我们职业或人生的每个目标中。因为没有到过,我们没有参考坐标和经验,于是,我们就像,漫画中的人,辛苦许久,却在离金矿一步之遥时放弃。我们常常不是输给我们的努力,而是输给我们的地图和坐标。
在著名的NLP教练目标达成技术中的目标演练技巧中,在创设和确定远方目标的自我吸引力后,要完成一步步的脑海演练,在时间线上每走一步,可能是一个月,代表你在这个月经历的事,借助的资源,达成小目标,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一年后或数年后理想目标的自己。再回头看看一路的轨迹,以完成者的角色再次审视这路轨迹,补充完善,回到起点,再走一次。如此不断在代表时间的时间线上来回穿梭,完善设定自己的小目标,在这样的小目标中走向最后的大目标,然后站在达成目标的未来,展望更远的未来……
执行过此技巧多次的人,都反馈,虽然现实未必如演练时完全一致,但大体上都能达成最终目标。因为时间上的许多“路标”事件已经植入记忆。大脑分不清现实已经发生与未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路标”的威力。
如果你在跑步机上跑过步,会发现比你自己随意在户外跑步容易完成。比如设定30分钟的目标,你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用5分钟热身期,5分钟瓶颈期,5分钟调整区,5分钟平跑区,……10分钟像放弃时,告诉自己坚持到11分钟,11分钟完成了就继续12分钟,……我这种懒癌患者就是靠着跑步机上的时间显示仪表,跑完30分钟的。现在许多运动APP也是如此,设定目标后,每完成多少都在提示你,这声音就是我们前进的拉拉队。
我也不敢想象,如果公众号或简书等粉丝数无法显示时,或必须到达一个很大的数目才显示一次时,公众号的黄金时代会来的这么铺天盖地和这么快吗?
而我们在执行目标时,尤其是时间线上的目标是,必须自带导航提示系统,自我设定可见的“路标”。比如说你的目标是100天33本书,平均每三天就是一本,每完成一本记录下来,每一本就是一个路标。如果你的目标是一年后能跑50公里的马拉松,每天增加100米可能就是你的路标。你的路标越具体,越细致,你跑到目的地的可能就是越大。
我在12年时考入在职硕士,每周日要去上课,同时我在那时开了一个进口日用品店,然后我是个3岁孩子的母亲,一个全职工作者。15年时,顺利通过答辩,取得学位,我的日用品店成了同期开店中唯一一家幸存的,还小有盈利。我的孩子常被人夸乖巧懂事。我的全职工作是我带出了两年的青少年车辆模型全国赛竞速冠军……而这之前,我在商业上是个小白,车辆模型比赛与我绝缘。有好友问我,我是怎么同时有时间做这么多事的。我说,心中有大目标,眼中却看着小目标。每天早晨7点不到就开始竞赛训练,接着日常工作,中间有空时就看各类进口日用品的咨询和各类点评,或是各类销售书籍,护肤书籍。6点半下班后,到店里帮忙,处理和协调各类事件。周六去联系供应商,观察香港市场的最新趋势,去同类店目偷师,出促销方案,辅导店员……周日先送孩子去上课,然后自己上课,上课时去大学图书馆借来各类感兴趣的书籍,遇到想听的课程就认真听,不想听的就看书。每完成一周的工作,我就觉得自己好棒,继续下一周,如此繁忙的日子就在每天的各点打卡中度过了。
而当我走入每个陌生的领域后,困难在逼近,机遇也越来越多。比如开始开店,开始要自己找货源,当经营一段时间后,一些货源和合作伙伴就先后自己来找我了。又如在车辆模型界,我研究完规则,就学习电池,学习完电池,就学习车辆结构,……每个扩大一个领域都感觉自己越来越无知,而其实只是自己的圆越来越大,触到更多未知,而这些未知让你感觉世界充满期待。
世界比我们想象的困难,也比我们想象的精彩,请在演练中设定你的“路标”,然后走出去,你的路标会越来越清晰……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前进中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