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找朋友,第一次他在忙,第二次他还在忙,第三次第四次,每次总有事,第五次后你还会再主动找他吗?
可能还会,但是脑海里不自觉会陷入剧情:
他现在真有空吗?
我之前老跟他吐槽,他其实是不想搭理我?
是不是就我太闲了?别人都在努力充实自己。
我是不是玻璃心了,谁没点烦心事啊,我这点小事还是自己消化吧?
脑海里这些想法会让我们做出很多选择,或继续,或远离。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客体关系,我们身体以外的都可以称为客体,我们与这些的关系就叫客体关系。客体关系维度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发育能否感知到客体的存在,能否跟客体建立真实有意义的链接。
一个人的客体关系维度充分伸展时,他就会看见真实的外在,愿意向外伸出获得链接,同时也期待回应,相互交流。比如夫妻之间,一方有情绪时,另一方看见了,而且主动去关心开解,倾听陪伴。
关系里,多数时,我们是矛盾的。我们想要跟对方联系,所以会主动伸手,可一旦受到拒绝带来的伤害,又会陷入剧情,或许很快就缩回来了。但渴望的内心又驱动着我们继续。
其实一段关系被拒绝多少次我们就会远离,不取决于拒绝次数,而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是否看到了真实的客体关系。
如果关系是滋养我们的,每次的互动都那么身心愉悦,获得平和和幸福的能量,那么这段关系不需要刻意维护都能持久。
如果关系是互相消耗的,总有着怨气与沉重,那么一刻也别停的远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