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春光煮诗  剪风月烹茶

春光易逝,转眼即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不如裁春光一缕做茶,剪风月一片为水,烹一壶春茶,让春色在齿颊留香。

4月22日,22名花朝诗社社员和特邀嘉宾齐聚花朝诗社,偷得浮生半日闲,一起烹茶煮诗论年华,一时,全经联志城商学院花朝诗社里,满眼的衣香鬓影,满耳的笑语盈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人饮春茶,喜欢自己涉水,自己泡茶,武火不得,文火不宜,小心伺候那柔嫩细芽。今日茶仙子小雪邀请品春茶。这位美丽娴静的茶仙子,带来新采的西湖龙井,一边讲龙井茶文化,一边冲泡着茶汤。一具一壶,一品一印,一举一动,皆是春意。只见玻璃杯里的茶叶在热水中渐渐舒展,根根直立,形态美妙。无须细品,沾唇即醉,流淌着醇香。茶汤清苦,宛若生命的味道。 茶,是生命中的另一种美好,配合着时光的年轮,让人越来越体会这种美好。龙井茶香气袅袅若有若无,再配上茶仙子满腹经纶,亲自演绎泡茶妙法。如此赏心悦目,良辰美景,让人甚是欢喜,一边感受茶文化的悠远静雅,一边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于景頫教授的登场再掀高潮。于教授是典型的“斜杠”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辽金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楹联家协会常务理事/铁岭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铁岭市红楼梦学会副会长/铁岭市银冈学会副会长/铁岭市端木蕻良研究会副会长/铁岭市魏燮均研究会会长/银冈诗社社长......在诗词评析鉴赏和创作上颇有建树,经常写诗、填词、撰联写景,“漫把龙山春色收吾斋壁,闲将柴水涛声纳我诗囊”、“人来问字勤拈管,客去关门快读书”、“读书去俗气,栽竹引清风”,即是他诗书自娱,寄情山水的写真。他的《七律·兰亭纪游》、《七律·催阵堡李成梁墓前怀古》等都是在拜谒前贤遗迹时的吊古怀人之作,同时介绍了铁岭的流人文化、书院文化、家族文化、红楼文化、山川文化、沟洞文化、八景文化”等。对铁岭独特的、众多的文化现象,于景頫如数家珍,他说,除了以上八种文化现象,还有手指画、工笔画、小品小戏、辽金古城文化等10余种文化现象都值得深入研究和玩味。  字如其人,学如其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先生当之无愧。

焙一壶好茶,品一盏香茗,听一段大师精彩传道授业,是何等的惬意!给自己一点闲暇时光,认真领悟中国式众筹的独特魅力,筹人为先,一定能让我们的小镇满满的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9,185评论 0 7
  • 松风出竹炉,梦成水火战。 新芽适开封,昏睡不待遣。 为子手瀹尝,三嗅复三咽。 中有参寥禅,风味得正见。 ——清朝·...
    茶诵阅读 6,389评论 1 19
  • 造府普洱|中国名茶品评 (绿茶篇) 名优绿茶 ​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素有“天堂瑰宝”之称,以其优良的品质闻名于世...
    造府秋香阅读 1,210评论 0 4
  • 一、目前情况 每份20元,每人最高20份 关注易安保险微信公众号,系统自动理赔 防城港八月份上班天数一共23天【周...
    众保科技阅读 1,380评论 0 0
  • 每个家庭 都是有围墙的城 城内 本应歌舞升平 事实却是 每天都少不了斗争 ...
    卿真阅读 16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