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同龄的男孩儿一样,我也是在初中,受到乔丹和《篮球飞人》的感召,开始接触篮球的,一晃已经20年了。学生时代的球友,如今大都忙于事业和家庭,很难定期打球。而球技蹩脚,体能落后的我,居然还一直在坚持运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工作在CPECC,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篮球伙伴。
回想2010年第一次参加篮球协会的活动,刚回到总部工作的我,带着新人特有的谨小慎微,矜持的来到场边,琢磨着第一场“机关球”该怎么打。却吃惊的发现,平时在办公室里低调沉默的“大叔”,“大哥”们,一上了球场,都立刻变了个人似的,不仅身手矫健,而且嘴里也不闲着,就跟在学校里打球一样,各种插科打诨。愉快的氛围,让我轻松了很多,就这么一来二去,在球场上,我和新同事们熟悉起来。
后来,我也成了机关篮球活动中的稳定出现“熟脸”,不时迎来“海归”或者刚入职的新人,又不停送走因为工作,家庭或者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打球的老人,不知不觉就是六年。
今年,在场上已经没什么人叫我“小伙”,反倒有些不太熟的小伙,会客气的叫我一声“大哥”。虽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但仍旧乐此不疲,因为篮球,是一项充满乐趣的运动,特别是当你通过篮球,和一群人联系在一起:我们即分享过胜利,也共担过失败;在内战时激烈对抗,在外战时团结一致;既可以互相搀扶,鼓励,甚至吹捧,也可以彼此刻薄,奚落,以至于这争执;有球时,打球,没球时聊NBA,讨论球鞋文化。总之,不论水平高低,只要找到了“组织”就会有很多乐趣,我很庆幸,公司的篮球协会对于我,正是这样一个地方。
2016,临近岁末年终,工作进入了惯常的紧张节奏,又恰逢北京拉响空气红色污染预警。向外望,行人在雾霾中戴着口罩匆匆快走的。环顾身边,是堆积的文件,还有滴答作响的各种倒计时。这种时刻,回想一下几个月前蓝天白云的日子里,和同事们在室外篮球场挥洒汗水,畅快呼吸,开心互茬的场景,居然有一点恍若隔世的感觉,同时也不禁开始畅想新一年的春暖花开,期待再度踏上球场的那一刻,2017,球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