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三年之前做过胃切除手术,那时候这么大的手术再农村还比较罕见,只是这几年,农村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为了不给父母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我们一直没有告诉父母实情,但是随着村里人出现率的增加,父亲似乎也了解了很多,因为父亲从来少言寡语,我们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母亲由于不识字,对类似的知识获取渠道少,所以一直保持着比较乐观的心态。
由于父亲身体底子本身就差,一年当中总会有几次身体出现状况。姐妹四人我离家最远,两个姐姐和妹妹都能在节假日陪伴父母,每当这个时候,我特别庆幸自己有这么多姐妹,没有让体弱年迈的父母有太多的孤单感。
父亲的身体让人越来越担心。农村人从小受苦惯了,不懂的爱惜自己的身体,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条件,而现在条件好了,他们却保持着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和做事方式,似乎享受了就不踏实,珍惜了就显得自己娇气。他们苟且活着,身体出现状况了就害怕,吃个药输完液好了,依然继续着苦行僧的生活。剩饭剩菜一口都不能丢,少食多餐那是太矫情了,喝个茶饮个酒不算是啥事,大鱼大肉才算是好生活。
我想趁着二老现在还能走得动,带他们出去旅旅游,才发现在农村呆惯了的父母,不喜欢我们年轻人喜欢的古镇啊、小村庄啊,他们更喜欢看看繁华的大都市。
一年当中,我基本上寒暑假各回去一趟,曾经,我一直觉得父母很年轻,不知不觉就在这一两年,才发现父母真的是老年人了,坐上进京的列车,我的眼泪扑簌簌的留下来了,从我上研究生到现在,青京铁路我也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我见证了从绿皮火车12个小时到京,到后来的9个半小时,尽管需要一整夜的时间,那时候也仅仅就买个坐票,到后来买个硬卧的上铺,尽管很紧张总怕掉下来,但似乎也比硬座一晚上不那么累一些。到后来5个半小时的动车,到现在不到5个小时的高铁,我也从以前的二等座到现在的一等座。时光飞逝,就在一年年来回奔波的这十几年,父母老了,坐在回乡的高铁上,我很感慨,列车的那一头是父母的牵挂和对我的期盼。我不感想一旦父母不在了,我是否依然会每次在放假的当天就带上儿子和行李,奔上回家的列车。
出去旅游了很多城市,时常会有人问题“你们来自哪里”,我都会非常本能的说“我是从山东来的”。自从来北京念书,我就拥有了北京的身份证,在北京安家落户,但我依然觉得老家才是我真正的家。似乎北京的家是儿子的家,因为他会告诉对方,“我是北京人,我妈妈的老家是青岛”。
禁不住泪流满面,我怕不知道哪一天我会成为没有爸爸妈妈的人,我奋斗的最大的动力就是轰然倒塌。我喜欢用满足父母虚荣心的方式来孝敬他们,因为这样他们很高兴,比如我很少给父母买东西,我只给钱,因为穷惯了的父母觉得钱最有安全感,手里拿着钱比拿着东西还高兴;我会带他们出去旅游,这会让他们在村里人面前扬眉吐气,非常的自豪。每次提起必津津乐道。
我离得最远,陪伴父母的时间最少。随着父母一天天变老,我越来越庆幸于自己有亲姐妹在父母身边,这让我远离父母但是心里踏实了好多。
今天一早,二姐说父亲身体又出现了状况,我顿时脑袋嗡嗡只想,我怕,很害怕。我为父亲祈祷!一定要平安!给我们多一些孝敬的机会!尽管我们挣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但是,父亲,请您一定保重!为您祈祷!